第107章 百寿寺(2/2)
“若不是我近日得了监镇青眼,我都不知道原来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也能除了妖鬼。”
“哦你们如何做”
“人身上有阳气,书生有正气、衙役有煞气、刽子手有杀气,都可克制妖鬼。”
“这些村里报上来的都是些没有害人的,左右不过是游魂野鬼和开了灵智的动物,我们就让身体强壮的衙役和刽子手带着鬼头刀和黑狗先去书院拜过圣人像,再拿一卷圣人经典,过去吓走他们。”
陈戟微微颔首。
确实是普通人能够对付妖鬼的法子,只是好奇他们如何知道这些的。
“是清风观的道士此前下山时说的,我也是前几日才知道。”
郑元说着看向陈戟。
“只是不知道人能不能杀死妖鬼”
“自然是可以的。”
陈戟想着白姑娘说的剑仙缓缓回道。
“敢问道长,如何做到”
郑元眼神亮起。
“你说的法子已经能够对付弱小的妖鬼,若是衙役修行过武术,气血浑厚,又拿着带煞气的兵刃,心存正念,这样的人便是寻常的鬼神都不愿意轻易招惹,何况妖鬼呢”
“如此啊……”
郑元低头皱眉,不知道想着什么。
陈戟也不打扰他,等他眼神恢复清明,回过神来拱拱手。
“看来也不容易,是我想简单了,看来要是妖鬼作祟有紧急的,还是应当去清凉山找道士或者大和尚。”
“不该像占水镇漕帮那样省事,自己处理却吃个大亏!”
“如何说”
自从那日离开占水镇后陈戟还真的没有关注过那边的情况。
当然,也是因为占水镇上的人少来此处求医,往来的多是商贩,所以来瞧病的机会也少,知道的信息自然不多。
“听说前些时间占水镇的金缕苑内有妖鬼作祟,去过那边的人都让妖鬼吸了精血,沾染了鬼气。”
“这个我知道,丁员外也去过那里,身上有鬼气我也与他说过。”
陈戟颔首。
“是了,我倒是忘记道长也见过丁员外。”
郑元一拍脑袋,接着才道。
“那我便不说废话了,这事便是丁员外这边说出去的,谁知道消息才放出去,漕帮就带人灭了金缕苑的妖鬼,挖出来许多尸体和人皮,那叫一个惨不忍睹,伤天害理……”
陈戟愕然。
却是没有想到竟然会变成这样。
明明是他们做的事,名声现在却落在漕帮身上,也不知道占水城隍为何不趁机出来吸引一波香火。
本身就是外来的城隍,根基不稳,除妖这般好事正好要香火,却白白放过,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不过这不是重点。
陈戟更好奇郑元说的吃亏是什么意思。
郑元忙道一声抱歉,继续开口。
“除妖后,漕帮又说此前去过金缕苑的人身上都沾了鬼气,精血亏空,若是不及时处理,恐有性命之忧。”
“若想要祛除鬼气身体无碍,需要十两银子买一张护身符箓才行。”
“十两”
陈戟啧啧舌。
如燕赤霞这般道人下山捉妖,便是舍出性命也不过是换十两银子。
如今这漕帮一张护身符箓便要十两,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何况说旁的妖鬼,自己或许还不知情,这金缕苑的事情,怕是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
那些人身上是有鬼气,可也只是精血损耗,若是没有长期持续消耗,便多晒几日太阳吃些温补食物,长则半年,短则数月也能恢复。
这十两银子,倒是送得干脆。
“可有人买”
“抢购者云集。”
郑元说完,担心陈戟不知道,还特意解释。
“能去金缕苑的都是不差钱的主顾,十两银子就是一顿饭钱,都不当回事,小命重要。”
“如今人心惶惶,都想着求些符箓护身呢,十两银子是从漕帮求来的价,若是转手甚至要二十两银子。”
“而且今日呼沱河不能捕鱼,漕帮就说驭水郎君可上岸除妖捉鬼,也是一把好手。”
“好一个敛财的手段。”
陈戟嗤笑摇头。
不愧是漕帮,不管是符箓还是驭水郎君上岸,都是为了敛财。
只是这也没有什么错,若是真的能够保人平安,买的又是富户,倒也说得过去。
于是陈戟摇摇头。
“可收了几千两银子如何也算不得吃亏吧”
“倒不是这件事吃亏,而是另一件。”
郑元这才解释起来。
原来是有人购买了漕帮的护身符箓,当日回家还有些效果,没想到第二天便躺在床上像是丢了魂魄一般。
偏偏还有人看见夜里他在屋内行走读书,只是送去的吃食一动不动,闻着都跟馊了一样。
家里人知道这是闹鬼,便去请漕帮的人来处理,又准备人去找道士与和尚。
可漕帮军师看过后不让他们去找人,只让驭水郎君等到晚上捉妖拿鬼。
“没成”
“何止没有成,便是去的驭水郎君也都和那人一样躺在床上丢了魂魄,而且到了晚上,屋里面更是有几个人一起,在窗户上投出影子,吓人的很。”
“漕帮的人之前大肆宣扬自己的符箓有效果,如今出了事情便也推脱不了,不仅丢了面子,退回了先前卖符箓银子,还额外搭上了五百两银子去请高人来除妖捉鬼,可不是吃亏了”
陈戟微微颔首。
如此说来,确实是吃了个大亏。
不过若是按因果说法,他们冒领自己杀妖的功劳卖了符箓,这钱本来就不该归他们,实际亏得倒也不多。
这就不好同郑元解释了,于是换了话题问起新请来的高人们。
“哪里的高人,竟要五百两银子”
“倒是不记得是哪里,只听说是清凉山上一座寺庙,和尚说最近要请一尊观音像,所以希望漕帮能够布施钱财,到时候烧香点灯,菩萨保佑,自然无妖鬼作祟。”
“是百寿寺”
“好像是这个名字,道长如何知道的”
陈戟神色一怔,只觉得这世界果然好巧。
先前还想着去弘慈夫人说的请佛像的寺庙去看看,兴许能查到一些线索,没想到这又遇上了。
于是说出匠人们的遭遇。
“这佛像也正是百寿寺请来的。”
“那是真的有本事”
郑元问道。
“这个便不清楚,还没有见过寺中和尚,不敢轻易断言。”
“要我说还不如来请陈道长,一定比那些和尚厉害。”
郑元认真道。
“陈道长自然是厉害的,要不然书院先生也不会急忙来找我了!”
这时,李平云的声音从厅外传来。
二人回首望去,见监镇满脸都是惊喜,疾走到陈戟身边才一脸激动。
“道长可真是沉得住气,连这般好事都藏着不来及时告诉我!若不是先生来找我,倒是我还要被蒙在鼓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