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占祠与赊刀(1/2)
第108章占祠与赊刀
书院先生又做梦了!
还梦见圣人说陈道长要送礼物去,与他说一声,不要觉得是冲撞圣人。
随着李平云讲述,郑元在一旁听着也睁大眼。
这真的不是说书的时候才能听到的故事么
可不管是监镇还是陈戟都讲的很认真。
“实在惭愧,圣人帮助镇上除了疫鬼,还想着为道长做块牌匾,我却没有想起来祭祀圣人,实在失职。”
“道长今日能来提醒我,已是帮了大忙,用太牢祭祀圣人,理当如此,只是不该叫道长出钱,否则传出话去,镇上的脸都要丢完了。”
“我也要给圣人赠礼,倒不是单纯帮忙。”
“那也该我们来负担这些,我这就让人去算日子,届时道长再来便是,休要再提出钱的事情,不然下次若是还有妖鬼,我都没有颜面去见道长”
“如此……也好。”
陈戟颔首答应。
监镇说的话确有道理。
反正太牢不了多少钱,监镇他们也是熟手,正好省了自己安排。
正事已罢,此后便是宾主闲谈。
陈戟便问起方才郑元说的妖鬼之事。
“如何不找清凉山的道士们来处理妖鬼”
“道长们固然能够除妖捉鬼,就是价钱太高,镇上一年也没有多少余钱,何况……”
李平云叹一口气。
“若是平妖银子支出太高,吏部考评不会很高,非是疫鬼这般大灾,平时也不敢轻易请动。”
“懂了。”
陈戟微微颔首,明白过来还有这回事。
吏部三年考评一次全国入品官吏,上则升,中则平,下则降。
往日太平年间只是关注税赋、人口这些,如今却添了一项平妖荡匪。
若是这项支出太多,说明所辖范围妖鬼丛生,不是良地,难免落了下乘。
难怪郑元先前说的那些不伤人的妖鬼事情都是派衙役去处理。
“衙役们处理不干净又如何”
“能够处理就极好了,这世道谁能保证身边没有妖鬼呢便是陈道长你……哎,倒是我妄语了,道长是有道之人,怎么可能身边有妖鬼。”
“这些妖鬼若是不害人,我们也没有能力打杀,赶走就是了,去旁的镇上也就和我们无关。”
“……”
陈戟差点都要以为李监镇知道自己身边的情况,听到后半句才反应过来,微微一笑。
“确实,哪里又能没有妖鬼呢。”
李平云却又一愣。
半晌,拱拱手。
“道长如此态度,确实和旁的人不一样,先前镇里也请过别的道士与和尚,开口就说自己的观庙内没有妖怪,可见他们除妖的本事也不过如此。”
又闲聊两句,说起占水镇的事情,李平云又一阵羡慕。
“那占水镇监镇倒是闲差一个,税收人口都不缺,有漕帮相助,连平妖银子都不曾支出过。”
“占水镇”
“陈道长不知道么三年占水监,十万雪银,这可是附近有名的谚语。”
“何以至此”
陈戟问道。
“呼沱河是通往京都的要道,漕帮仗着有术法能够与水族抗衡,硬是啃下这河上半数钱财。”
“往来的官吏委任三年,压根不会想着抵抗漕帮,便和气生财拿了孝敬漠不关心就行。”
“那有妖鬼也是找漕帮”
“正是!”
陈戟忽的愣住,明白了先前没想通的事情。
难怪占水城隍没有出面去处理妖鬼,这漕帮的军师会些术法就能掌握漕运,还能如此高调。
若不是占水监镇允许,他们又如何能做出这般事情。
看来是与占水监镇达成了某种好处才是。
也难怪那所谓的君上会挑选占水镇下手换一个城隍了。
人道势微,靠敕封而成的神道更微,如此才能方便行事。
不过这也能说明为何有妖鬼藏在占水镇几十年都没能发现踪迹,恐怕漕帮就与他们有勾结。
这水果然深!
陈戟顿了顿,又问李平云如何铁金镇没有册封城隍。
“若是有城隍,麾下阴差配合衙役,寻常的妖鬼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才是。”
“府衙不批。”
“为何”
“我也不知。”
李平云摇摇头。
“先前来此时就知道这里没有城隍,于是召集本地士绅族老,提名了数位有资历册封城隍的古人,没想到府衙看过之后表示德行不足,不予批准。”
“确实奇怪。”
陈戟侧目。
他近来也了解过些信息,知晓山神城隍册封的流程。
若是名山大川或者名城大都,自然还有竞争和服众的原因。
可铁金镇不过一个小镇,有些德行,又有乡老推荐一般便通过了,可府城却不批准,这绝对不对劲。
于是问起李平云知不知道占水城隍的事情。
“此间怕是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
“哦”
“先前因为铁金镇册封城隍的请求没有批准,我专门去府城问过占水城隍的情况。”
李平云得意道。
“这位确实有些来历,生前是福王的一个儿子,还算受器重,只是天生福薄,早夭了。”
“福王舍不得他,下令让郡内百姓都上供他,所以受了些香火成野神,后来又不知如何操作,竟是到了这里做城隍。”
说完又看向陈戟。
“道长这话听过后可就勿要外传了,虽说人神殊途,可毕竟不是什么好名声。”
“自然。”
陈戟微微颔首,却又忍不住想到那个君上。
莫非君上说的就是福王
可想着阴差对待占水城隍的态度又觉得不太对劲,若福王安排儿子来做城隍,无论如何也不会留这么一个阴差的。
那君上便另有其人或妖鬼了。
不过现在倒是不方便细想。
好在李平云也只是知道陈戟在此,闲聊些时候便说自己还要同家人外出踏青,不好多留。
陈戟闻言反倒有几分好奇。
“监镇这般地位,便是在家里也足够踏青,如何还要去城外挤”
“也该到了春耕的时候,正好去看看今年春耕的情况。”
“原来如此。”
陈戟颔首,心道这李监镇的确是个好官,至少什么时节做什么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
若是因此耽误了祭祀圣人,按圣人的性子大约也不会生气。
再看一眼天色,已经不算早,于是起身告辞。
“就不耽误监镇出游顺便体察民情。”
“道长言重了,分内之事,理应如此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