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树立正确认知(一)(2/2)
与此同时,一些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也悄然发生。“读书无用论”开始在一些地方抬头,如同一种有害的病毒,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个叫小明的孩子。小明原本学习成绩还不错,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可他的父母看到村里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收入还不如在外打工的自己,便对小明的学业不再那么上心。他们觉得,既然读书也不一定能有好出路,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在父母的影响下,小明对学习的热情也逐渐减退,开始厌学,成绩一落千丈。曾经那个积极向上的少年,渐渐迷失了方向,眼中的光芒也逐渐黯淡。
还有个叫李强的农民工,他在城里打工多年,靠着自己的手艺,收入还算不错。他看到身边一些高学历的人就业困难,心里便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想法:读书似乎也没什么用。李强的儿子正在上初中,原本成绩还算可以,但李强却不再像以前那样督促儿子学习,甚至有时候还会对儿子说:“学习好不好无所谓,以后跟我一样打工也能赚钱。”在李强的纵容下,他的儿子渐渐变得懒惰,吃不了学习的苦,成绩越来越差,慢慢变成了老师眼中的学困生。家庭的错误引导,让这个孩子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张辉是一名博士毕业生,他一直专注于学术研究,本以为博士学历能让自己轻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众多的就业机会。可当他开始找工作时,才发现现实并非如此。张辉想去高校任教,可现在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高学历,还得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张辉虽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教学经验上却有所欠缺。他参加了多所高校的招聘面试,都因为这个原因而未能成功。每一次失败,都让他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他开始反思自己多年来的学习与成长之路。
反观一些本科生,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却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王悦是一名本科生,她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断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毕业时,她凭借自己出色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拿到了多家企业的offer。最终,她选择了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如同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就业市场的复杂与多变。学历固然重要,但它不再是决定就业的唯一因素。实践经验、综合素质、个人能力等,同样在就业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那些正在求学的孩子们来说,不能因为看到就业困难就放弃学习,而应该在努力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博源在研究的过程中,越发觉得基础教育的状况对未来就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基础教育要从小抓起,甚至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重视。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所接触到的事物和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未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同在一张洁白的画布上,最初落下的几笔将勾勒出未来画卷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