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东华门(2/2)
同伴见那个年轻人短衣打扮,并不惧他,但琉璃瓦滑手又不敢松开,遂怒喝道:“戳大母娘,烂卵!嫩也是扎短命鬼,恰饱没事做!赶契投胎呀!”
年轻人听不懂,从神情上猜到是骂人的话,又是一个耳光扇过来,口中不干不净。
魏大绅四人气不过,忍住气把琉璃瓦放下,挨打的同伙就扑上去动手。
楼道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年轻人在高处被抱住腿仰面朝天摔在楼梯上,双脚乱蹬。
外面值守的侍卫闻讯跑进楼来喝止众人,让年轻人往上退,魏大绅四人抬着瓦上到阁楼二层。
几人见年轻人若无所谓的样子,遂向工头怒道:“这是哪队的工匠?收工后打死他!”
工头无奈地说:“他们两个不是来做工的!是琉璃商贩,来量尺寸的!”
年轻人得意地看了几人一眼,“蹬噔噔”赶紧下楼走了。
魏大绅四人恨恨地来到阁楼二层室外走廊上,指着在宫墙夹道疾行的年轻人骂道:“明天再敢来,打死你!”
年轻人转过脸来,冲着他们做了个鬼脸。
魏大绅把头转过来向北看去,北边是一个小院子。一个穿赭衣的男子,坐在院子里也向这边看来,认出了魏大绅。
徐天赐杨植又坐在太白酒楼雅座,对面坐着小舅子郭雷,大堂坐着赵大张二。
徐天赐眨眨眼,无奈地说:“我白天忙着南京皇宫的警戒,晚上想去秦淮河对酒当歌,放松身心的!要不,叫上小舅子一起去?”
杨植正气凛然,怒道:“我不忙?我白天在国子监坐监,晚上还得为你奔波!你知道南京国子监有多远吗?”
徐天赐缩缩头萎顿下来:“好好好,那今晚找我干嘛?”
“许大传来消息,反狱六人当中,两名在池州一个村里,与一些宸逆散兵游勇在一起,据说他们正在互相串联。另外四名反狱重囚又回到了南京城。”
徐天赐急道:“兄弟帮我想想办法,南京城这么大,怎么才能找到他们?”
杨植循循善诱道:“你想想,他们逃出南京后,其中四人又回到南京,为什么?”
徐天赐使劲想了想:“他们想行刺圣上?”
杨植无语,但还是鼓励道:“有点边了!我让郭雷这几天在东华门的工地上跟人借故找茬,发现有几个打下手的工匠是南昌口音!”
徐天赐兴趣来了,分析道:“我就说我的直觉往往是对的!他们真的要刺皇杀驾!”
当晚几人商量了半天,杨植回到徐家给他的小院住下,第二天赶去城郊的国子监,进校门就被张学正抓了个现行:“请你尊重南京国子监,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南京国子监一百多年,岂有你这样的监生!”
杨植本来早与张岳说好学习半放羊的,但是最近张岳张学正检查了杨植的小作文,发现进步不大,忍不住拉下脸来,怒斥杨植:“舒芬舒状元的本经就是礼经,你去福州府,居然没有跟他学礼经,我看你是不想考举人进士了!”
杨植脸皮一抽:人家张璁的本经是礼经,怎么就辩经完胜杨廷和一干朝堂大佬;舒芬的本经也是礼经,怎么就被嘉靖打板子下诏狱?跟舒状元学礼经,岂不是茅坑打灯笼找死!
“张学正,你想不想马上官复原职,行取为御史?”
张岳跟徐天赐杨植喝过几次酒后习惯了杨植跳脱的思维模式,立刻放过杨植学习态度问题,被杨植画出来的大饼吸引了注意力:“那么,我要如何才能马上官复原职,行取为御史呢?”
“你就上疏指责东华门搞工程,大兴土木,南京守备黄伟太监玩忽职守。”
虽然大明王朝言路通畅,任何人都可以向朝廷上疏,但是这个提议还是让张岳愣了一下:“是不是跨界了?”
“反正又不费事,也不会被打击报复,你先在圣上那里挂个号,简在帝心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