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秦时:我也成了迷人的老祖宗 > 第123章 外出游历

第123章 外出游历(1/2)

目录

贞观十年夏至,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蝉鸣在枝头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喧嚣。太医署地窖中,平日里寂静无声的铜砝码,在这声声蝉鸣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仿佛带着岁月的沉淀与神秘。

赢挚缓缓走进地窖,手中捧着那本厚重的《山河工典》。他轻轻将其展开在案几上,翻到末页。晨光透过地窖狭小的通风口,洒在书页上,三百道漕渠的暗纹在光影交错中逐渐清晰起来。神奇的是,随着光线的变化,这些暗纹竟慢慢浮现出陇右舆图的轮廓,仿佛一幅隐藏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李承乾也被这奇妙的景象吸引,他凑近仔细观察,当手指轻触漕渠交汇处的一处墨渍时,指腹传来异样的凹凸感。凭借着敏锐的直觉,他意识到这绝非普通的痕迹。经过一番仔细辨认,那竟是五姓私铸工坊的暗记,与三年前在范阳军械库中所见的莲花纹如出一辙。这一发现,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先生,这漕船吃水线为何深浅不一?”李承乾忽然指向图上标注的渭水段,眼中满是疑惑。他深知,这看似寻常的吃水线差异,背后或许隐藏着重大的秘密。

赢挚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一枚铜砝码,轻轻按在图纸上。就在砝码暗纹与漕船图样重合的瞬间,奇妙的事情再次发生。图纸上赫然显化出夹层运铁的痕迹,仿佛历史的真相在这一刻被揭开了一角。

程咬金见状,二话不说,抡起手中的陌刀,用力劈开太医署的药柜。伴随着一阵木屑飞溅,三百个暗格呈现在众人眼前。每个暗格中,都藏着标注“贞观八年”的私铁账册。这些账册,无疑是五姓违法乱纪的重要证据,也让众人越发意识到局势的复杂与严峻。

深夜,长安城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李世民在宫中召见众人,此时的李承乾,正将自己的错题本摊在《九章算术》上,认真地复习着。御案上,镇纸下压着的,正是他新绘的漕渠改良图。李世民的目光落在这幅图上,仔细端详,竟发现图中暗藏的山海卫密符,竟与当年张苍改良田律的机关暗合。这一巧合,让李世民心中对李承乾的未来多了几分期待,也对局势有了更深的思考。

五更时分,长安西市已渐渐热闹起来。粮铺里,算盘珠子的碰撞声此起彼伏,看似平常的交易中,却暗藏着不为人知的玄机。

李承乾扮作粮商学徒,混入粮铺。他手中拿着标准斗,看似熟练地量着粟米。就在量器翻转的瞬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从夹层中滚落的,不是寻常的铁砂,而是刻着突厥狼头的铜钱。这一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粮铺掌柜见势不妙,惊惶失措地试图逃跑。然而,他的动作早在程咬金的预料之中。程咬金眼疾手快,用陌刀柄精准地勾住了掌柜的后领。众人仔细一看,刀柄上的云雷纹正与粮袋上的暗记契合,这无疑更加坐实了粮铺与背后势力的勾结。

“殿下细看这铜钱。”赢挚说着,掰开狼头浮雕。只见内嵌的冰晶令牌残片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映出陇右舆图的一角。李承乾猛然想起三日前在范阳水门所见的情景:那些生锈的陌刀柄上,同样嵌着此类冰晶。这一系列的线索,如同一条无形的线,将各个看似孤立的事件串联起来,让李承乾意识到,自己正逐渐接近一个巨大阴谋的核心。

众人顺着线索追踪至漕运码头。码头上,一艘新到的粮船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艘船吃水异常,似乎装载着远超正常货物重量的东西。长乐走上前,拿出药水涂抹在船板上。随着药水的渗透,船板上显化出《漕运实录》的记载:“每船暗舱载铁二百斤,自范阳入长安”。

李承乾皱着眉头,仔细观察着船板。突然,他伸手抚摸着船板的裂缝,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抽出佩剑,用力刺入船板。剑锋挑出的,竟是一枚淬毒铁蒺藜。众人定睛一看,这枚铁蒺藜与骊山工坊失窃模具中的暗器同源。这一发现,让局势越发紧张起来,也让众人明白,他们所面对的敌人,远比想象中更加狡猾和危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