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韩娱,我才不要做舔狗 > 第154章 华夏上映《那些年》

第154章 华夏上映《那些年》(1/2)

目录

时间进入7月,刘宇盛主演的第一部电影《那些年》,终于在华夏暑期档上映了。

他虽然拍摄了很多电影和电视剧,但这还是第一部登上国内银幕的作品。

说起来这部电影可能也算是青春校园片的鼻祖之一了。

当电影开始放映时,观众们很快被电影中真实而动人的情感所打动。

青涩的校园爱情故事,让很多观众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满满的幸福感中,时而感动,时而笑出声,整个电影院弥漫着一种温馨的氛围。

虽然最终结局并不是国内最喜欢的大团圆,但那恰好就是大多数人的青春。

第一轮放映结束后,观众们也纷纷在贴吧与论坛上分享着自己对观影的感受。

许多观众表示,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让他们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时光,唤起了他们对爱情和友情的珍视,也有不少人分享着自己年少时的美好回忆。

虽然电影的评分一直维持在8.5左右,观众的口碑也不错,但刘宇盛并不认为这部电影会有太极端的票房表现。

现在多数人还没有形成去电影院观影的习惯,这部片子也没有昂贵的特效,在哪看效果都是一样。

对于刘宇盛来说,通过这部戏正式和观众见面也挺好,省得被误认成半岛人,只不过以后在国内也不太方便上街闲逛了。

他的想法倒是简单,可刘宇盛不知道国内最潮的一批人,早就看过他年初参演的《dreahigh》了。

还有不少粉丝买过他的韩语单曲,这个误会却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甚至早有粉丝为他建立了同名贴吧“V”,不过在那里他的名字被网友们根据谐音翻译成“柳瑜圣”。

网友们可爱归可爱,却与他的本名一个字都对不上。

不过也不算错,韩语所用的谚文,本就是拼音,只要音相近翻译成什么都行。

但给他改姓还是有些问题的,柳和刘虽然音差不多,但在谚文中的写法不同,柳写作?,而刘姓基本都写成?。

只用拼音当名字重名率实在太高了,所以半岛人的身份证上大多数是有中文注释的,要不然出现罪犯都不好公示或者通缉。

当然,也确实有些半岛人头比铁,就纯粹拿拼音当名字,不加任何注释。

粉丝们本着单纯的心态,总是愿意给喜欢的明星用更美好的字,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名字和他们本人并不相符。

不知道为什么,除了本该姓刘的刘在石的翻译是对的,很多刘姓的明星都被翻译成看起来更有诗意的柳。

原时间线某五代偶像亲自多次为自己正名,但粉丝依然坚持原有的叫法。

聪明的林允儿在华夏宣传时,也基本都不提自己“润娥”这个略带土气的中文名了。

《那些年》上映后,男主角V的贴吧也比以往热闹了许多。

身为吧主的孟潇,准备帮偶像拉拉热度。

于是在贴吧中发起“当V在台省电影《那些年》中说国语,我麻了!”的话题,还在一楼复制了一张《那些年》的电影海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