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退兵(1/2)
次日清晨一大早,王鹤带着王顺二人走入深宫。
在政事堂,王太后与皇帝宇文百川接见了王鹤父子。
待到王太后看完两封奏报,王鹤才开始奏事:“启禀太后,陛下,如今外患将至,内忧犹在,长宁王等既然提出和谈条件,老臣觉得可以同意,这样安稳了京畿重地,才能应对挑战。”
宇文百川看了一眼王太后,似乎又想要说的话,王太后觉察后,点点头。
“丞相,那么他们举兵谋反,全歼朝廷卫军这些罪过都要放过了吗?”
王鹤没有想到皇帝陛下竟然这么问,不过也坦率回答:“回陛下,这也是他们退兵的首要条件。”
就在昨晚小皇帝宇文百川与其二哥兴平王宇文庭轩谈至深夜,宇文百川很想借着这个理由严惩,因为这个理由太充分太名正言顺了,宇文百川相信只要朝廷再次起兵,一定能够彻底解决三王问题,如果此次不除后患无穷。
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宇文庭轩的支持,宇文庭轩认为都是先帝之子,彼此又是兄弟,如果他们愿意退兵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况且新帝登基要的是稳定大局,现在根基不稳,不宜再动刀兵。
一席话泼了宇文百川一身冷水,随后二人的谈话也就到此结束,直至今日的朝会,宇文百川还是提了自己想法,想再次获得王鹤支持,虽然明知王鹤不会同意,但就是要看看王鹤反应程度,没想到王鹤竟然反应如此之大。
王鹤依旧在陈述理由:“如今北境之外的突厥虎视眈眈,就等着我朝内乱之时进军,倘若继续派兵与三王决战,那么内乱势必招致外患,到那时我大周立时就大乱了,还不如依照老臣此前所奏,先同意三王的请求,等到日后寻找合适时机再行查处,还望太后陛下三思。”
王太后认真听完了王鹤的话语,便对宇文百川说道:“陛下初登大宝,凡事要多听从国舅的建议,国舅言之有理,还望陛下准奏,一切依国舅之言。”
这话一出,说的宇文百川没了脾气,无人支持自己,又有何意义呢,随后自然同意了王鹤提议,只不过为了监督三王撤军,宇文百川提出要派遣一支军马监督撤军。
看到自己这个皇帝儿子同意,王太后的内心也一阵放松,便询问起了北境的军阵之事,如果突厥一旦入侵,北凉镇能否抵挡住突厥进攻。
王鹤给王顺一个眼神,王顺便向太后、陛下奏陈道:“启奏太后、陛下,虽然突厥一直窥我大周,如今伺机南下,臣以为北凉三州足以应付,太后不必忧虑。”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老臣以为朝廷还是要有应对措施,其一领周凌云密切关注突厥动向,一旦有战,可节制灵、会州二州,如此以五州之力与突厥抗衡,其二恳请太后、陛下降旨,兵部由王顺主管、老臣则兼管户部,一旦北境有需,老臣也可第一时间调配支援。”
王太后想都没想便应允,就这样未到午时,两道旨意便从宫内发出,一道送往北境凉州城,一道下给中书令齐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