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西(1/2)
第195章西
“什么,刘牢之将唯一的儿子送至建康为质”桓玄睁大眼睛不可思议。
若是没有天师道之乱,这么干也就罢了,毕竟司马家手上还有些实力,但现在司马家的根都快被别人挖了,在桓玄看来,刘牢之这个时候去捧司马家的臭脚,简直是愚蠢透顶。
桓家在建康、会稽都有内应,因此,东南一有风吹草动,桓玄立即收到消息。
“不是质子,是骠骑咨议参军。”桓伟解释道。
桓玄斜了他一眼,忽然捧腹大笑起来,肥硕的身子跟着乱颤,“哎呀呀,刘牢之天下,勇猛无敌,我以为将来会是劲敌,没想到徒有其表,此人不足为惧也!”
桓家唯一的威胁便是北府军。
刘牢之如此幼稚,说明其有勇无谋。
这样的人最好对付。
桓伟道:“此战,刘裕、刘道规兄弟声名鹊起,然朝廷未有封赏。”
“他们兄弟倒是豪杰,将来平定入主建康,若得此二人北伐,天下可定也。”桓玄野心不局限在江左。
其父三次北伐,未能成功,一直耿耿于怀。
而北伐成功,更能证明桓玄的雄才大略,取司马氏而代之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是两个寒门贱小而已,灵宝未免太看重了。”桓伟不屑一顾。
桓玄脸色一沉,“你懂什么,刘裕樗蒲一掷百万,倾家荡产,面不改色,非同凡响。”
桓温和桓玄都是樗蒲高手,沉迷此道,对同样好赌的刘裕生出惺惺相惜之情。
而桓玄举兵以来,广募荆襄豪杰,知人善用,麾下冯该、皇甫敷、郭铨等都是猛将,就连苻坚嫡子苻宏也投入桓氏旗下。
桓氏能这么快崛起,与桓玄的人尽其才不无关系。
桓伟道:“只怕他兄弟二人不肯为我家所用。”
“天命在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们又能如何”桓玄霸气外露。
司马元显自乱阵脚,刘牢之低头,天下间的气运已经转到桓玄身上。
如今只差拿下荆襄,便能重现当年桓温的格局。
而江左士族门阀却无当年之盛。
一旁的卞范之摇着麈尾,“事不宜迟,主公当速速讨灭杨佺期、殷仲堪,据长江中上,则建康旦夕可下。”
桓玄自信道:“杨佺期自以为名门之后,好高骛远,得罪江左士族豪门,不知收敛,与我一战,必无胜理!”
事实上,司马元显从未放弃对西府的分化瓦解。
两个月前,杨佺期就口出狂言,要顺江而下,攻破江州,擒杀桓玄,被殷仲堪劝阻,但此事传到司马元显耳中,遂令桓伟为南蛮校尉,离间三方。
南蛮校尉全名叫护南蛮校尉,主护荆州蛮民事务,典统地方各族军兵,立府置僚佐,治于襄阳,名为校尉,实则权力极大。
杨佺期果然大怒,再度要起兵南下。
桓玄手握天下最精锐的水军,按兵不动,但殷仲堪却急了,杨佺期走陆路南下,他的荆州首当其冲。
假途灭虢之计,谁都知道。
杨佺期兵强马壮,路过荆州,难免不会生出非分之想。
三方早就大眼瞪小眼,互相防范着彼此。
殷仲堪遂令堂弟殷遹屯兵当阳,防备杨佺期南下,杨佺期势单力薄,也就只能罢兵,让桓玄看了一场热闹。
虽然没有打起来,但三方早就水火不容。
杨佺期和桓玄都是野心勃勃之人,一山不容二虎,谁掌握长江中上游,谁就能效仿桓温,成就大事。
桓伟却道:“若起兵攻杨佺期,殷仲堪必定侵袭我军之侧,为之奈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