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2)
陈胜想起当年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就决定冒用公子扶苏和楚国项燕将军的名义,向天下百姓发出起义的号召,于是,他们起兵号称大楚,陈胜任命自己做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后,他们首先进攻了大泽乡,攻克大泽乡后,他们就去攻打蕲县,蕲县攻克后,他们又派葛婴率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并最终攻下了陈县,有了根据地后,陈胜便自立为王,定国号为张楚。大泽乡起义成功后,各郡县受不了秦朝官吏暴政之苦的人,都开始逮捕宣判他们官吏的罪状,并将他们杀死以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就这样,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赵、齐、燕、魏等地,又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纷纷自立为王,陈胜信心大增,便派出周文率领起义军向西进攻,义军们很快就攻进了关中,并逼近了秦朝的都城咸阳。
大泽乡义军连连告捷的消息,此时已传遍了天下,一时间是义军四起,江东地区的项梁,跟他的侄子项羽,杀了会稽郡的郡守后,开始召集吴中豪杰,并组建起了一支八千多人的队伍,在项梁的带领下,这支部队很快便平定了江东地区,之后,项梁又自封为会稽郡守;除此,英布和吴芮在番阳一带起义,陈婴在东阳起义,并聚众两万。刘季、刘叔、刘交、萧何等人,听闻起义如星星之火般正在燎原,便又开始讨论是否该起兵响应,刘季说“我们当中以萧何官职最高,那不如就让萧何领头吧!如今,江东的项梁势头正盛,他又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代,我们正好可以作为依托。”萧何闻言,忙摇手说道“不,不,不,还是季哥,你来领头比较好,你为人豁达,不拘小格,大家平时都对你很是服气,由你带领,大家都不会有意见。”众人闻言,也皆以为然。
刘季看着刘交说道“我生平最佩服的人便是信陵君,所以,我平时的行为也是在模仿信陵君,虽然,我也想做到魏无忌那般,可我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还是知道的,我依靠大家,平时耍耍亭长小威风,调戏个良家妇女还成,这造反,我行吗?”刘交说道“孔夫子曾说‘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三哥,只要你志存高远,其他的就交给天意吧!”刘季闻言又虚心问道“我也想做一次信陵君,带领大家匡扶正义,但我做亭长还可以胜任一二,可是带兵打战,我就一窍不通了。”刘叔闻言忙安慰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不是谁生下来,就懂得治国、征伐之道的。当年周文王求于姜太公,秦孝公求于商鞅,魏文侯求于吴起,作为领导者,你只需要相信你身边的人,就可以了。荀子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时秦国大厦将倾,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即使你做不得信陵君,也不枉来此世上一趟了。”刘季闻言,心中已有了计较。
聚会结束后,萧何又单独留了下来,刘叔问萧何道“你可知为何始皇帝要修建这么多的建筑工程?”萧何说道“李斯上书给胡亥的信中曾写道,始皇帝如此做,就是要故意给百姓制造更多的麻烦和刑罚,百姓们陷入无限的麻烦中,便没有其他的心思了。”刘叔又问“那为何始皇帝又要不停的发动战争?”
萧何说道“这样既可以得到更多的领土,又可以消除国家的隐患,而将陈胜这些人从楚国拉去北方边境戍边,如此滥用民力,就是为了让百姓们疲于奔命,这样百姓们才会安稳。可是如此做,隐患也是很大的,比如陈胜吴广起义后,秦国的大部分兵力都囤积于南北之地,所以,此时的秦国一时还聚不齐足够的兵力,来对抗义军。”
果然,秦二世听闻义军已逼近咸阳,顿时是惊慌失措,原来,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又发兵50万功打百越之地,这50万大军都是秦国当年灭楚的主力,
可百越不同于中原地区,秦军死伤几十万,最后连主将都战死了,后来始皇帝修建灵渠后,又让任嚣、赵佗领兵三十万,才平定了百越地区,而任嚣打下百越地区后,便开始修筑工事,意图占据百越而自立,当时秦国兵力最强的便是南越兵团,大约有30多万人,最弱的是关中兵团,不足10万人,除此还有一支长城兵团,长城兵团的主将本是蒙恬,蒙恬被赵高害死后,王翦的孙子王离便接任了蒙恬的位置,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复国,王离被义军阻挡,加上还要留兵防备匈奴,所以一时也无法回军咸阳,秦二世见关中兵团人少,恐怕难以抵挡义军,便急忙召来李斯与赵高问计,三人商议了一番,决定派遣大将章邯,将在骊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隶,放出来编成一支军队,如此,再向起义军反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