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青霉素(1/2)
“首长,我带你去咱们醋厂的核心区域看下!”周富贵指了指后面靠着山体的那一排窑洞。
王铁当然不会推辞,直接让周富贵带路。
来到窑洞前,一个个门帘将这12孔窑洞遮挡的严严实实的。在窑洞上方的山丘上,王铁发现几处暗堡。也就是王铁见过陕北地区的一些防御暗堡的形制,要不然还真不好发现。
走进窑洞里,王铁发现里面并不是正常居住的那种,更像是将山体中间掏空,在里面形成一个大的场地,里面还用了砖块和水泥修筑了一根根横梁和支柱。
“首长,这是咱们药厂的核心层。”周富贵给王铁介绍着里面的情况。
“整个核心生产层是用12孔窑洞打通又进行了加固,配备老毛子援助的K-4型真空反应釜与旋转蒸发器,能做到日产磺胺粗品20公斤。”
“咱们这个核心层后面还有地道,通过地道与周边的安全出口相连!”
王铁看着你正在不断转动的旋转蒸发器,旁边放着已经和淀粉混合完成的黄色药粉,正在被工人送到下一个制备环节。
这里的工人一个个都是穿着白色的大褂,脚上套着白色的长鞋套,一直到膝盖的位置。脸上还戴着口罩,头上也戴着白色的卫生帽,手上则是那种劳保手套。工厂的地面也是水泥硬化过得,不会有太多的粉尘。
整个车间的卫生工作做得还是很到位的。
“咱们的磺胺日产量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的,有没有办法继续增加药片产量。”王铁看着周富贵,他这次来的目的主要还是提高药品产量的。
“要知道,咱们后方现在是挺安稳,可前线的部队还是在不停的跟小鬼子作战,这刚过完年,小鬼子第一军的司令官也换了,很有可能要搞打动了,这磺胺的产量必须要能够充足保障前线的药品供给。”
“首长,想要提高药品产量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周富贵有些苦恼的摇了摇头。
磺胺的合成并不是简单的原料混合就能完成的,这里面还涉及到原材料的供给问题。
以现在中国的科技水平,很多东西都是没法合成的。需要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便能够生产出适合的化工原料。
像磺胺中需要用到的硫,用到了硫磺矿石提纯技术,可陕甘宁边区的硫矿是低品位硫矿,含硫量只有12%。这就需要采用高温气浮法,将低品位硫矿提纯至98%。一天的处理量最多也就1.2吨硫矿。
还有磺胺中的苯胺前体制备,这是需要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好在延州这边有油田,需要将延长油田原油经简易分馏塔获取轻质组分,这些需要对炼油厂的技术进行一定的升级改造,耗费的时间不短。
而获取轻质组分还要通过镍催化剂加氢生成苯胺,依照现在药厂的设备,这一步也是很缓慢的。
在众多原材料中,唯一能够敞开了供应的是硝酸甘油,这个也要得益于王铁提出的塔缸法改良的三酸两碱生产工艺,再加上老毛子的质酸设备,三酸两碱的产量一直在上升,硝酸甘油自然也就很容易制备。
上面这些还只是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到了核心工艺链就更麻烦了。
先是硝化反应,要在在铸铁反应器中完成对氨基苯磺酰胺合成,还要工人通过不停观察铜质压力表指针摆动频率*判断反应进程,这个可是只有经验老到的老技师才能胜任的工作,就药厂的这些工人现在还没有一个能够达到这个眼里的。
再有就是结晶提纯,要采用乙醇-水梯度结晶法,使磺胺纯度从54%提升至89%,这又是一项考验技术的工艺。
最后就是制剂封装,这个简单,女工用竹制模具压制片剂,每片含磺胺0.5g±0.02g,蜡封后装入中药丸外壳。
每一步都是一个难关,每一步都需要花费时间进行攻克。现在药厂每个月顶多也就生产3到5万片磺胺片,这也顶多满足一个师级单位的抗感染需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