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进京4,心凉(2/2)
“听说红杉的沈楠朋这个月见了20多家,现在的创业公司,真是密密麻麻。”
“是啊,小公司数不胜数,对了,优酷下个月有大动作,融资规模能达到千万美元以上,这事儿你们知道吗?”
“靠,人家土豆四月份就拿到1900万美元了,它能跟土豆比?”
“两者运营模式不一样。”
“管它呢,烧完这些钱,估值上去不就行了?现在谁不是在烧钱。”
“是啊,强东这个月开始砍掉实体店,拿了金日的1000万美元,说是要自建物流,往下走肯定是要亏的,这种重资产模式亚马逊都没敢玩,Jd真的能扛住亏损?”
“但是你想,自建物流,相当于是给3c行业设了个门槛,这就是护城河,后面别人再想做线上3c,投入成本只会更高,而且没有先发优势。”
“所以后面肯定还要继续融资?”
“对,烧钱不怕,只要能烧起来,抢着送钱的投行大有人在!”
......
李锐本来在盘算着,阿里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了,不用想也知道没机会,或许等它上市之后可以去香港屯点股票,反正未来的某天阿里马会推动回购,稳赚不赔的买卖,要说最近两年还能搭上顺风车的......Jd不知道晚不晚。
结果等他听完上面的谈话内容后,心开始凉凉,妈的,肯定晚了,人家1000万美元都不够使,而自己老家这边月初盘账,属于自己的资金,现金加待收货款能有300万露头,山海科技那边是一千八百多万,也就是说,现在自己能动用的所有资金加起来,能有2100万Rb差不多......
尽管此时京城已是一片资本的热土,但今时今日李锐能控制的资金量,不够烧啊。
2000万对于一些初创公司可能是巨款,但是对于已经获得资本加持的这些未来独角兽来说,不多。
所以李锐想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应该是拼财力,而是争取到天使轮入场,现在就有点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意思,接下来要么继续回去搞钱,要么再找一些其他的时机合适的项目。
李锐不愿放弃,绞尽脑汁,脑海中终于慢慢浮现另外几个关键词:唯品汇、Uc、帆客陈念,雷布斯的小米手机,额,这个要等到2011年以后才能面世,现在资本的目光还没有投放到硬件赛道,他应该还在金山呢,某团王行......有点忘记他早年经历了。
前世虽然是电商从业者,但互联网发展的脉络他只能记得个大概,而且从前面的对话中也能看出来,投资人这个角色所需要的不是运营经验,圈子、人脉、资本、眼光、机会缺一不可,需要根基需要底蕴,那些资本巨头的掌舵者,台面上的人物哪个没有跟脚,台面下的复杂关系谁又能捋的清?核心圈子总是排外的,而圈子,是用来配置资源,重生并不意味着世界会围着你转,所以光有现金还不够,得占下一个风口的先机才行啊……
李锐一拍脑袋,暗骂自己,这属于是挣了钱人有点飘了,本来计划是明年再开始投资,听到来京城,脑子一热临时起意,什么准备都没有,早知道先逛逛论坛,只要知道人名,慢慢找,总找出蛛丝马迹来。
另外就是,当年在林邑一中教室里写的东西,还要再回去找找,把思路捋清楚,最后再制定个详细的规划方案,或者抓住一些关键人物才行,战略必须清晰,这一趟出来,莽撞了。
有些机会是需要提前很久去顺藤摸瓜才能拿下的,谋局不深远,不足以赚大钱,在中关村咖啡馆这种地方除非常驻,只来个一两天很难筛选到好机会。
所以李锐决定了,先回家搞钱,再把目标后面的新风口,那几个正值巅峰时期的pc端互联网大热门,或者已经瓜分殆尽,或者已经开启烧钱模式,咱这个小体格子是抢不过那些资本巨头的。
李锐又把刚才想到的帆客、Uc等关键词记下,另一个念头又蹦出来,话说,创办字跳的张一名哥哥今年毕业了没?
池光洁怎么也想不到,她今天晚上其实是来打酱油的,如果知道真相,估计李锐当晚就会被生吞活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