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意识对决 最后的底牌(1/2)
联合国大会主厅内,掌声与惊叹声未曾平息,一切却仿佛陷入了风暴的寂静中心。
“他竟然真的唤醒了患者意识……”
“这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针灸,而是……意识干预!”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西方神经学体系恐怕要被重写!”
各国代表低语不断,而伊瑟尔研究会一众高层脸色已彻底沉了下去。
陈浩收起银针,神情自若,却没有立即离开讲台,而是缓缓道:
“诸位,现在,我愿意回答任何质疑。”
这句话如同投下第二颗重磅炸弹。
他不是在表演,而是在挑战全世界医学界的核心规则。
这时,坐在贵宾席的阿德里安·兰特站起身来,面色阴沉,缓缓说道:
“你的技术,确实具有某种‘现象级’的表现,但医学,不是魔术,不是你陈浩一人说了算。”
“你唤醒了一名患者,我们可以说这只是个案效应,甚至是运气。你说要重构医学伦理,那么请你告诉我——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你的方法能否被标准化、被训练、被量化?否则,这一切都只是你个人的玄学幻想!”
话音刚落,会场屏幕被切换成多视角画面,各国专家团队开始实时对陈浩的操作过程进行专业分析。
量子脑神经领域的权威布鲁诺教授冷静开口:
“从我们截取的监控来看,他确实调动了患者的中枢神经电流,但目前无法解释他如何实现了意识共振。数据无法重建,也缺乏理论支撑。”
此言一出,场上不少摇摆不定的学者重新陷入质疑。
阿德里安冷笑:
“你所谓的‘意识干预术’,根本无法离开你本人的感知能力。也就是说,除了你本人,没人能用。你是想打造神话?让所有人拜你为师?你这是科技的倒退,是医学的独裁!”
听到这话,不少代表的神情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真如阿德里安所说,陈浩的“术”无法标准化和普及,那它就只是“个体天赋”的延伸,无法真正改变世界。
全场目光再次投向陈浩。
而他,终于缓缓抬手,语气清澈如水:
“我,不是神。”
“但我可以告诉你们,这门技术,并非无法传承。”
“只不过,你们走错了方向。”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玉简造型的数据存储器,插入现场主屏终端。
“这是我过去三年整理出的意识引导九式理论体系,同时附有1500例真实病例、34项脑域波动图谱模型,以及对‘意识同步界限’的初步解析。”
大屏幕上飞速滚动着专业数据。
台下,一名神经学博士激动地站起来:“这些波动图是……是脑部‘镜像意识’重建机制?你……你已经建立出意识同步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