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什么叫黑科技改造狂魔啊 > 第358章 空中南水西调工程,遮天盖日的飞机震撼人心(求订阅)

第358章 空中南水西调工程,遮天盖日的飞机震撼人心(求订阅)(2/2)

目录

“嘶……它可真庞大!”

“是啊,至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空中飞机。”

“呃,李技术长,你好像说错了吧?地月飞船才是咱们人类的最大造物飞行器吧?”

技术长是战锤沙漠农业的称呼,李技术负责的是沙漠农业绿化配合项目,职务很高。

李技术长哈哈笑了一下,说道:“这是低空飞机,那是月球飞船!都不是一个性质的。”

阿巴林哈哈笑了起来:“好吧,飞船就是飞船吧。听说咱们新建造的火星飞船会达到1.5公里,真期待自己有幸能够登上那样的飞船去旅游啊!”

因为是独一档的科技,东方跟战锤科技并没有隐瞒一些保密度级别不高的飞船建造项目。

战锤科技飞船设计公司跟东方新成立的星际开发机构配合,联合研制的太阳系飞船正在建造中。

因为东方准备现阶段是在火星进行殖民和长期驻扎,所以那款飞船被称为祝融一号。

不过大家更喜欢在民间称这款飞船为火星一号飞船。

这款飞船建造成本两千八百亿,预计5年内建造完成。

它内置生命循环系统,农业循环系统,可容纳800名人类和五千多台各式工业建设机器。内置火星开发和建设的基础配套冶炼设备,保证能让人类用最小的成本开发火星。

在未来,人类会在10年内往火星移民大概5000名科研人员,完成常驻、农业种植、合成科技、火星冶炼、矿产开发和科学考察、地质监测等一系列科学活动。

预计在15年内开通地-月-火星航班,争取在20年内在火星建造出合格的城市,容纳不少于10万人居住。

这些官方对外公布的消息在东方人这边看来是非常保守的。

因为月球这边建设容纳几万人的太空城市只用了两年半,东方应该具有绝对的实力和速度在火星完成基础建设项目。

火星开发规划的消息公布后,很多东方人都留言计划太过保守,应该在5年内完成火星常驻任务。

可惜东方的官方只用了「一步一个脚印,长久驻扎,能实现正向收益的驻扎才是最好的方式」,回绝了一些激进人士的快速在火星驻扎的要求。

现在东方只在火星那边部署了几百个卫星探测器和相应的地面机器科学探测装置,收集火星地貌和矿产和水源信息,寻找合适的人类聚集地建设项目。

扯远了,言归正传。

看着第一架庞大的飞机滑落到侧方跑道,第二架飞机也开始降落,阿巴林脸上露出憧憬之色:“乘坐火星飞船是很远的事情,但这个洒水飞机,我等下一定要厚着脸皮乘坐一下。”

“放心吧,这都是小事。只要咱们能够把沙漠改造好,别说这种洒水飞机了,更庞大的火星飞船咱们也能乘坐。”

“哈哈哈……呈您吉言了。”

等到第三架飞机降落到地面停机位置后,阿巴林跟李总技术员便从遮阳棚下来,乘观光电车去接他们。

没办法,这片沙漠什么都好,但是为了大家安全考虑,飞机场地建设得极大,双方距离七百多米,人走过去要很久的。

等到几辆观光车抵达飞机那边后,阿巴林更能感受到一股难以想象的巨大物体的压迫感。

之前离得远,他们感觉不到,随着越来越近,能感觉到眼前的飞机宛若外星科技一般。

这些飞机的轮胎都比他们的人还要高!

乃至飞行员机组下飞机,都要使用专用登高梯子才行。

众人好一番寒暄拥抱。

“李技术长,阿巴林园长,三架飞机的水源已经准备妥当了,咱们这边的运水车准备好了吗?”

“哈哈,都准备好了。这次我们足足准备了70辆50立方的电动运水车,完全可以把这三千吨水运到沙漠园林之中。”

水的质量比较轻,一立方水大概为一吨,70辆大型运水车足足有3500吨,完全可以将这些水源运到合适的地方。

“好,那先让运水车装水,咱们说一下哪里需要大规模洒水的地方吧。”

留下专门引导接水的机组成员留下,阿巴林跟李技术长等人跟机长乘车前去办公室,商量需要大型飞机喷洒水源的灌溉区。

到了办公室,接了茶水,大家入座后,阿巴林便开始讲述起来。

“咱们需要大范围覆盖式灌溉的地方很多,主要是我们勾选的种植各类草地的区域……”

巴丹吉林沙漠除了要种植100万亩示范蔬果农业种植区,还有500万沙漠需变成草原草场。

虽然东方已经掌握超级耐旱、耐寒的植物,配合水质防蒸发混合物和微量元素,可以在沙漠种植草植,但是恶劣的沙漠天气让水源消耗极大。

需要大范围种植的草场,更是水源消耗大户!

在之前,战锤科技大部分投资除了机械跟抗旱植物培育,其他的成本都是水资源运输跟沙漠土壤改造上面了。

若不是东方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战锤科技耗费巨资建造了长期的相应水源供给基地,沙漠根本种不活那么多的绿植。

而现在,随着千吨级别的运水跟洒水飞机抵达,一切都不一样了。

战锤科技完全可以直接从水资源丰富的南方或者是大海中收取淡水,然后运输到沙漠地带进行灌溉。

因为有核聚变作为驱动能源,驱动飞机的能源除了机组成员、前期飞机建设费用和后期保养费用,几乎等同于零。

只要飞机足够多,战锤科技完全可以来个空中南水西调工程。在东方地面没完成水力西调前,当作水资源运输的替代品。

南水西调和西水入藏水源工程,是东方提出的几个配套超级工程。

即建设各类管道,以核聚变为驱动能源,从巴巴羊、三哥那边等区域吸收淡水跟海水,跨越几千公里的距离,运往高原地区,然后通过建设的人工河完成对沙漠灌溉。

巴巴羊那边早就同意了这个项目,他们也缺少大量水资源,如果能够用足够多的海水转化成的淡水资源灌溉农田,将能养活无数人口。他们是积极配合的。

不想答应的三哥因为自己都嗝屁了,分出来的阿萨姆国可以获得不菲的水资源过路费,水源调运还可以减少他们的内部旱涝问题,自然也是持支持态度。

这个世纪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大概会在10年内完成第一期工程。

陈牧本是搞出来的救灾灌溉的洒水飞机,就这么以另外一种方式在这里发光发热了起来。

往后的一段时间,三架飞机每天在这里往返三次,每天运输淡水资源9000余吨。十天时间就运输了10万吨水资源。

这些水资源大幅度缓解了沙漠农场的水资源紧张问题。

三架飞机还在太空中进行了对草原的洒水灌溉服务,让大片草场获得了生命之水的补充。

直到忽然接到了一个紧急灭火的消息,他们才停止工作,准备完成他们的主职工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