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年代:发家从五亩水洼地开始 > 第386章 林妍的毛病

第386章 林妍的毛病(2/2)

目录

林妍粲然一笑,“一些衣服能流行起来,指定有啥特别之处。瞧瞧,这件衣服一上身,小姑娘就变得和花仙子一样好看。”

“哪有。”沈小花听到夸奖,害羞地低下了头。

沈青:“这件衣服挺合身的,就拿它了。”

接下来,沈小花继续挑衣服,碰到喜欢的,就叉下来试穿,若是合身,且质量没问题,沈青就放话把衣服留下。

中途,沈青向林妍寻问...橙子在哪里买的,他想买一些,林妍称...批发市场的西边,有一个水果摊,摊子上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吃,果篮上的橙子,就是在那里买的。

咚---

一大堆衣服,被放在了柜台上,“老板娘,算一算费用吧。”

“好~”林妍走到柜台里侧,掏出计算器,一边戳按键,一边念叨着:“毛衣,5块8,棕外套,13块7,绿棉衣,16块9...绒裤,4块8,全部加起来72块3毛。”

沈小花拢共挑了三件外套(棉衣),三个毛衣,三条绒裤。

“多少?”

沈小花惊得睁大了眼睛。

本来,过新年,买1-2身衣服就行,然而,亲哥说了...把开春的衣服,一并买了吧,她才多挑了一套。

“7...72块?哥,我突然觉得这些衣服不适合---”

“嗐~”沈青抬手截断沈小花的话,“买东西,哪有不砍价的,72块钱,听着多,砍一砍,也就剩不了多少了。”

沈青无语地看向林妍,这人...报高价的毛病,是一点都没改啊。

林妍挑眉俏皮一笑,价,报高一点,砍价空间才够大,若是哪一天,碰到个不差钱的,还能大捞一笔。

当然,奔着进货而来的顾客,不会给‘大捞一笔’的希望的。

老规矩,店主的报价除以3,便是最优的价格。

72÷3=24

沈青:“一口价,24块钱,怎么样?”

沈小花惊得小嘴张成了‘O’形,一开口就砍掉了2/3,会不会...太过火了。

林妍捋了捋胸前的碎发,“沈青,柜台上放的衣服,都是今年最流行的,进货价要比旁的衣服高,你看---”

沈青:“26块,不能再高了。”

林妍抿了抿嘴,24块,她不赚不赔,兜里只能落点辛苦费,26块,倒是能挣点水果钱。

“行,你是我的朋友,刚才还帮了我一个大忙,26块就26块吧,换做别人,不掏个30块,休想拿走这堆衣服。”

林妍取两个带‘抽拉系绳’的布袋,火速叠起一件件衣服,收进袋子内,并额外赠送五双袜子。

沈青付了钱,林妍刷刷写下票据,接着,连票带布袋,一同递了过去。

票据,收进衣兜,布袋,塞进背篓,兄妹俩离开前,林妍还往背篓内塞了两个橙子。

出了林妍的店铺,二人往西走了百来米,来到一家专卖棉鞋的小店。

小店墙上,没钉带弯钩的竹排,反而立有‘E’字形的鞋架,架上摆满了鞋子,春、夏、秋、冬四季都有。

“小伙,要买棉鞋吗?”站在柜台后面的青年,笑着问道。

那个青年,头发花白,长着一张圆脸,粗眉大眼,没有一条皱纹,想来,是个‘少白头’。

“嗯,来买几双鞋子。小花,去挑三款自个喜欢的。”

“好。”

沈小花在店里走了一圈后,挑中三款鞋子。

一款,棕色加绒棉鞋。

面料...像雪地靴,鞋底是偏硬橡胶材质的,没有鞋带,但有类似皮带样式的可调节带扣。

一款,蓝白色运动鞋。

鞋底比较厚,而且,越靠近脚后跟,鞋底越厚,沈青双手分别握住鞋子的两端,双手用力向内一挤,然后再松开,发现...鞋子由‘U’形恢复成‘一’形,速度很慢,鞋面还会出现一道折痕。

一款,红白色回力鞋。

鞋底平整,鞋面回弹快,还不留折痕。

沈青:“棉鞋和回力鞋留下,运动鞋...再换一款吧。”

“为什么换?”

沈小花目露困惑,在她看来,那双运动鞋,款式新颖,颜色靓丽,穿着...软软的,又很有弹性,压根挑不出一丁点错处来。

沈青:“面料不行,回弹速度慢,轻轻一弯,就能弯出一道折痕,鞋底太软,且前低后高。穿上它,重心会往后移,腿部肌肉抻紧,脊柱拉直。从外面看,昂首挺胸,后背倍直,姿态好得不得了,实际上...骨头偏移原本位置了。长此以往,身体迟早会出问题。”

“啊?”沈小花连忙将运动鞋放回长条桌上,小跑回来后怕道:“哥,运动鞋和浓茶一样,是诱发某一疾病的因素,对不对?”

“嗯,也可以这么说,不过,浓茶,是即时性的,运动鞋,是日积月累性的,要换一双鞋底较平的运动鞋吗?”

“不了,换双回力鞋就行,哥,你挑好鞋子了吗?”

出发之前,兄妹俩就商量好了,每人置办三套衣服和鞋子,林妍开的是童装店,因此,沈青在她的店内,没有挑衣服。

“挑了,喏,就在柜台上摆着呢。”

沈小花看向柜台,靠南边区域,摆了三双鞋子,迷彩鞋、加绒棉鞋、回力鞋。

“那...我再拿一双回力鞋吧。”

“成。”

随即,沈小花挑了一款高帮、红白色、硬鞋底的回力鞋。

高帮,指的鞋面即将、或已经覆盖住脚踝区域。

沈青:“老板,这三双鞋子...麻烦拿35码的。”

“好嘞~”

老板打开长条桌下方的柜子,翻找一通后,拿出三双鞋。

沈青:“拢共六双鞋,老板,你算一算价钱吧?”

老板:“啊?只要六双?小伙,这儿是批发市场,店里东西不零卖的。”

老板原以为对方是前来进货的小摊贩,挑中的鞋子...作为样品,自己穿上去,试一试脚感,再提要订多少量的货,哪成想,竟然真的只买几双鞋。

沈青:“我是个摊贩,打算进点鞋子,拉到镇集上摆摊卖。同住一个镇,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对方叫什么、住在哪里,鞋子,质量若是不好,名声可算完了。

鞋子质量如何,上脚穿一段时间才能知道。因此,我想买几双样品,穿上试试看,质量若是可以,再过来进货。”

老板:“小伙,‘摊贩买样品’的理由,早就被人用烂了。

店铺租金贵,鞋子却比外面卖的便宜,若想赚钱,必须走量,走大量。人人进店后,只愿意买几双,我还做不做生意了。

小伙,这六双鞋,要么你多花一倍钱买下,要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