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年代:发家从五亩水洼地开始 > 第383章 搭乘三轮车

第383章 搭乘三轮车(2/2)

目录

摘完,村民会拿到工分,和一些黄杏。

分田到户后,再被大队派去摘黄杏,‘工分’应该会变成‘工钱’。

村民私自采摘黄杏?

要么偷偷行事,不叫任何人发现,要么给看林员一点钱,权当向镇里买了黄杏。

沈小花:“黄杏,皮,一剥就掉,果肉,又甜又多汁,可惜,吃多了,嘴角容易起泡。”

黄杏,属温和性水果,有清热、祛痰、明目之效,吃多了容易上火。

过了大桥,就算进城里了,道路两旁开有商铺,卖点五金、农具、金银元宝啥的。

售票员:“师傅,前方路口停一下。”

“好嘞~”

班车又驶了百来米后,遇到了‘+’字路口,向东拐了一点,便缓缓停下了。

噗呲---

售票员拉开车门,“小伙子,下车吧,北边这条路,就是人民路,有一块‘大雪糕’样的站牌,站在右边饺子馆等车就行,车子下粉上白,车头写着‘1路车’,很好认的。”

沈青:“行,我记下了,多谢。”

“甭客气,公交,一个小时一辆,车票一人六分钱。等不及,可以搭三轮,两者价钱差不了多少。”

售票员走上班车,拉上车门,接着,班车缓缓向西驶去。

“哥,咱们坐公交,还是搭三轮啊?”

坐公交,得穿过马路,去站牌下方等,搭三轮,五米远处的路边,就停了两辆三轮。

那两辆车,整体上和普通三轮相似,但车兜有一些变化。

兜前没有围栏,呈台阶状,兜尾加高不少,兜侧也加高了,并改成了弧形。

从远处看,车兜巨像一把铁皮椅子,且安有可折叠的车篷,拉上车篷,便可遮风挡雨。

“搭三轮吧。”

沈青领着沈小花,走向一辆车身为蓝色的三轮车。

车主是个中年男子,个头不高,体格健硕,粗眉下方,有一双眼尾略微下耷的眸子。

中年男子看见兄妹俩,咧嘴一笑,暗道一声来活了。

“小伙,要去哪,我载你俩一程呗。”

“去牛角园批发市场,两个人要多少钱?”

男子上下打量一眼兄妹俩,头发黑、脸颊红润、棉衣蓬松无油渍、棉鞋是加绒的,一看就知是不差钱的主儿。

“牛角园...都出人民路了,那可不近,拢共给5毛钱得了。”

沈青没坐过三轮车,但是,随许玉娟去批发市场进货那天,碰到李爽自己弄断手指,嫁祸给袁霞,想要讹一笔钱。

当时,沈青寻问袁霞、李爽行动路线,李爽是这样说的:早上起来晚了,搁路口等了几分钟,才拦到一辆三轮车,啧,司机真黑,见我着急,竟然多要1毛钱车费。

多要1毛钱,便被贴上‘真黑’标签,可见车费本身就不贵,而且,售票员说了,坐公交和搭三轮,二者价钱是差不多的。

沈青没搭理中年男子,领着沈小花,径直走向另一辆车身为浅红色、锈迹斑斑的三轮车。

“去牛角园批发市场,两个人要多少钱?”

车主是个方圆脸、眼窝略深、头发毛躁的青年,笑起来,会露出往外凸的上排牙齿,自带一股憨厚意味。

“去批发市场者,大都自己有车,我往回走时,不太容易揽到乘客啊,两个人1毛5,怎么样?”

批发市场,人流量大,在出入口旁等上一会儿,定能遇到...没带车子、又不愿徒步回家的人。

车主这样说,是想提一提价钱,顺带表明...牛角园比较远,愿意接这趟活的司机不多,想快点到目的地,就同意这个价钱吧。

沈青:“成,1毛5就1毛5,小花,把你的背篓,套在我的背篓内,再上车。”

“好嘞。”

沈小花卸下背篓,递给了亲哥,正欲上车时,身后传来了愤怒声。

“小子,我报价5毛,你报价1毛5,抢生意,都抢到我脑门上了。”

“大叔,我刚入行,只晓得按‘起步价5分,4里路之外,多一里路,多1分钱’行规报价。

你报出价格,小伙没搭理你,生意就算黄了。

小伙走向我,并问了一句话后,我才报出价格的,何来抢生意一说?”

“哼,年纪不大,嘴皮子倒挺厉害,你入行时,师父没教过你...这一行要事事以老一辈为尊嘛?”

“大叔,你说得是哪一天的老黄历了,眼下,咱们归行长管,就得按行规办事。

你若是有异议,要不...咱俩去行长面前,喊他评一评理。”

“你---”中年男子吹胡子瞪眼,“小子,别太狂,哪一日不小心落我手里,我定要你好看。”

说完,他蹬动三轮,骑上了东边的大坝,他要去张家湾渡口,看能不能在那儿,载上一波乘客。

青年:“小伙,上车吧。”

“好。”

沈青将小背篓套进大背篓后,领着沈小花坐上了车。

车座上铺了两层褥子,既保暖,还减震。

青年蹬动三轮,穿过马路,向北骑去,“小伙,要是嫌风大,可以把车篷拉下来。”

沈青扭头一看,发现沈小花的刘海,被风吹得乱飞。

于是,他拉下了车篷,瞬间,大风和阳光,皆远离了车兜。

沈青:“大哥,你刚才说...你和那个人,都归行长管,意思是...车是车行的?”

“不是。”

青年摇了摇头。

“我们啊,没有‘车行’这一固定地点,行长,是我们这一行的头头,他人脉广、能力强。

我们每个月,要向行长交1块钱,我们若出了事,如,撞车、乘客逃单、车子坏了,他都会帮忙解决。

我们的车子,大都是自己买,或者托人用三轮车改造一辆。当然,也有租来的。”

“原来如此。”

蹬三轮,也是个体力活,但总比拉无脚蹬的人力三轮车强。

辘---

车轮不停地转动着,因为人民路是柏油路,所以车轮周遭未溅起土雾。

道路两盘的门铺,尽数向后面退去。

沈小花掀开车篷一角,好奇地盯着一家家店铺,不一会儿,她亢奋道:“哥,看,四层楼,是...百货商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