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试点销售电视机(2/2)
最终,大家决定不兴师动众地选人定单位,而是依照叶卫东提案所说,直接将任务交给上交提案的京城市工商局执行,还提议市工商局找叶卫东再深入聊聊。
与此同时,南方的请示也讨论好了,那批罚没的产品,像小汽车等大宗商品直接上交国家,由国家统一分配给相关部门,而电视机这类商品,则可交给试点单位进行销售。
按照回复,试点单位需先按正常采购价从广东工商局采购,再缴纳税务部门临时规定的一些税收,之后便可进行销售。
收到消息后,叶卫东立刻与张俊奔赴京城市工商局。
林局长见到他们,满脸兴奋,说道:
“从上面把这个任务交给咱们市工商局来看,就表明认可了卫东同志的那份报告。”
他还告诉两人,京城市工商局为此特意召开会议。不少人听闻有试点单位能光明正大地销售南方那批罚没产品,都清楚这是个大赚一笔的绝佳机会。
所以,会议一结束,众多人便找到林局长,争抢这个“试点”名额。
林建清如实告知众人,这份报告是叶卫东所写,上面也明确表示,试点单位和个人,暂时只能按叶卫东的提议来确定。
林建清与叶卫东、张俊深入交谈了近两个小时,最终确定由张俊成立一家名为“先锋个人临时试点商贸经营所”的临时部门。
张俊担任所长,叶卫东和邓天翔为股东,由三人联合经营。
林建清郑重地叮嘱他们:“这可是高层为了探索能否放开私有经济进行的试点,连最高层都会密切关注,叶卫东、张俊,你们务必认真对待。”
很快,林建清亲自指导,给他们办理了临时试点的营业执照。
拿到执照的那一刻,叶卫东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后续工作。
他心里明白,这次试点意义非凡,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利益,更有可能成为推动经济改革的关键突破口。
叶卫东当即与广东工商部门的领导取得联系。
电话拨通,他礼貌而坚定地表明来意:“您好,领导,我们是京城市先锋个人临时试点商贸经营所。这边已准备妥当,按照指示开展试点销售,希望能尽快从贵处采购那批电视机……。”
广东的领导在电话那头表示理解,并提出:“小叶啊,这批货物意义特殊,我们想以你们的名义,在广东本地也销售一部分,以此观察市场反应,你看怎么样?”
叶卫东略作思考,觉得这对整个试点工作的全面推进有益,便果断同意:“领导,没问题,我们全力配合工作,一切以试点成功为首要目标。只是这批货物成本颇高,我们需在销售完货物后,才能向贵局支付提货成本……”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货物由广东工商局派人运往京城。
当那一批崭新的电视机抵达京城时,叶卫东、张俊和邓天翔三人精神抖擞,全身心投入销售工作。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运来的电视机,与之前他们从广东运来的竟是同一型号。
只不过,这次给广东工商局的价格大幅提高,达到了1600元每台,总计300多台。
但广东方面留下了一百多台,实际运到京城的只有200台。加上之前的三十台,如今共有230台彩电要在京城销售。
他们将销售价格定为每台2200元,按照进货成本的20%向国家上交税收,再加上其他费用,这批电视机实际每台能赚的利润不到200元。
虽说这个价格在当时不算低,但考虑到产品的稀缺性以及试点的特殊性,他们认为还是具备一定竞争力的。
销售工作进展得异常顺利,京城的百姓们对电视机这种新奇的电子产品热情高涨。
仅仅几天时间,二百三十台彩色电视机便销售一空。
销售完成后,叶卫东深知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汇报。
他与张俊、邓天翔一同,仔细核算各项数据,精心形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报告清晰地阐述了采购货物的成本,以及向国家税务部门缴纳的税收金额。
经核算,此次销售共向国家缴纳了x元的税收,为国家财政贡献了力量。
在毛利率方面,除去采购成本、运输费用以及税收等各项开支,他们算出个人的毛利率大概在x%左右,充分彰显了此次试点销售在经济收益上的成功。
此外,为完成这次销售,他们招聘了一些临时员工负责搬运、销售和售后等工作,粗略统计,这次试点工作直接或间接解决了x人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而关于这次上面打算放开私营经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缓解大量返城知青的就业压力。
如果他们这个试点能成功,就能解决一个令上面十分头痛的大问题。
叶卫东将这份报告精心整理后,第一时间提交给了京城市工商局。
林建清收到报告时,眼中满是赞赏。
他清楚,叶卫东他们不仅圆满完成了销售任务,更为经济改革的试点工作提供了珍贵的实践数据和经验,这份报告或许会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叶卫东也深知,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在前方等待。
他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在时代的汹涌浪潮中,勇立潮头,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