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对诗坛失望的大学生。(1/2)
最近作者看了网上一个很心寒的案例。讲的是一个孩子得了绝症,然后呢要花很多钱,还治不好。所以父母就跟这个孩子商量可不可以放弃治疗,因为后面家里还要养他的哥哥,又要供读书,又要供结婚。
然后呢就是这个小孩啊就被搬到在老家的小屋子里去住着。就这么不声不响的离开了,大概也是在病痛之下。或许这时候也是一种解放。
有的街上评论说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好的,怎么能够放弃孩子呢?不过的确也要考虑现实中的一些因素。对于这种事情,我不会站任何队伍,我很无能……只能表达同情。其实还有更多的解决方案,比如趁着孩子活着的时候,让孩子待在自己身边,然后让他快乐的走完最后一程,可是偏偏选择所谓断绝痛苦的一种“极端做法”。
你要明白身边如果有人离去的话,那么你是不愿意感受到那种离去感的,又或者说你会下意识的想远离这一切相关的人或者事。
其实如果那个孩子是作者的话,作者表示我估计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吧,毕竟我是比较理性的那种人。就和里面那句看起来很心寒,但是却有道理的话,“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着。”
也许是自我安慰,但那又如何呢?有用,有道理。幸运的是作者绝对会留下一些东西的。我有诗词,有文学,有动漫,有知识,我的内心是无比的充实的。
不过这种事情希望所有人都不要遇到。我真切的希望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我受不了这种刺激,我的家人们更是如此。
……
今天最后一节课是数学课,上完这节课以后就是清明假了,不过作业还是蛮多的,有一些东西我已经开始学不会了,只能课余时间来加班加点的补一下。尤其是现在高等数学已经开始用上上个学期的内容,但是上个学期的内容我早就不知道丢哪里去了。
然后呢就搞了一个下午的数学,脑袋都搞乱了,差点没当场倒下。好消息是终于揭开了恐怖数学的神秘一角。晚上就是和老黄一起出去吃牛蛙,主要是老黄表示好久没有吃了,所以说我就陪他出去吃。
味道嘛,我只能说也就那样。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而且他用的那个锅是需要加热菜品的。但是这个锅却没有控制火候的开关,导致那个一直在焦锅呀。后面无论是肉还是蔬菜都粘在锅上了,也用筷子弄不开。这倒是让我感觉到体验不是很好的。
回来的途中买了一个糯米饭,在南宁的糯米饭还没怎么尝试过。如果我后面没有消化,吃不下的话,那就只能给舍友们了。总不可能留到明天中午吧?硬邦邦的。
在晚上跑完步以后就开始回到宿舍搞手机上的事情。雕兄又在那宣传自己了,真的是很离谱啊,说别人的作品呢,结果却抄袭别人的作品,当自己的最后在群里发:自己才高八斗,李白,杜甫都不如他。
最后那个q群我也是加过了。虽然说作者已经退出了诗坛,但为什么还去呢?主要还是为了看乐子。但当你真正成为局外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藏污纳垢啊,更加坚定了我离开这里的思想。哪怕是那些大诗社的人也是……
唉,不想说这么沉重的话题了。我们继续来看,我在这个新的群看到的乐子。
在这个群里面大家骂雕兄都已经骂到不想吐槽了,于是呢心态都特别的平稳,基本上没有什么聊天啊,聊也是聊一些业余的,跟诗词没有半毛钱关系。
然后呢情况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吹捧群,不过我觉得他们单纯的是在把雕兄当做小丑一样在吹捧,在逗他。每次雕兄在上面开始说一些自己特别牛逼的话的时候,大家都会鼓掌欢迎,然后说一些非常奉承的台词,看得出来他们很熟练了。
这个群里雕兄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雕仙……好好好,这脸皮都硬到成仙了。本来以为他在那个群道歉了以后,我觉得他就会有收敛,让我没想到的是他变本加厉,而且还创了一个有800多人的群,这真是不可思议。
那是800多个人的群,居然只有一两个人在活跃,这也是非常让人大跌眼镜。只能说不愧是“仙”。
而当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他只会说有人在冒充他。但是我从语气这边判断,恐怕并不是这样,毕竟他的语音风格实在太明显了,不是吹牛就是在吹牛的路上。
我再来给你们弄两句,他怎么宣传自己的:江敬浩:天津吹牛大王,名言以是新韵引领时代潮流
林诗皇:福建吹牛大王,名言是精通所有的诗,是诗中皇帝,自封诗皇
赵缺:上海吹牛大王,名言是不屑和李杜比较,已经超越李杜
陈验安:广东吹牛大王,名言是李杜是北上广深,自己是东京纽约伦敦
周国志:四川吹牛大王,名言是超越了古代所有文人墨客,曾经十万摆擂台无人敢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