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后我垄断了所有新兴产业 > 第647章 成功入轨

第647章 成功入轨(1/2)

目录

距发射窗口关闭还剩19分钟。

陈平江站在控制大厅里向屏幕望去,那枚56米高的银白色火箭在黑暗中静静的矗立着,浑身透着机械的美感。

发射窗口有宽有窄,宽的以小时计,甚至以天计算,窄的只有几十秒钟,甚至为零。

其根据航天器本身的要求及外部多种限制条件经综合分析计算后确定的。

由于太阳、地球和其他星体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即使发射同一类型、同一轨道的航天器,其发射窗口也是不固定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人们就不会奇怪,航天器的发射有时在早晨、有时在傍晚、有时在白天、有时在夜里。

对运载火箭本身来说,没有太严格的发射窗口限制,什么时间发射都可以。

不过,在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时,一般都选在傍晚或黎明前来发射,因为这时太阳处在地平线附近,发射场区及火箭飞行路过地区的天空比较暗淡,而火箭点火升空到一定高度后就能受到阳光照射,反射阳光的箭体与背景天空形成较大的反差,从而使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仪器可以清晰地跟踪测量火箭的飞行轨迹,观察火箭飞行中的姿态和外部形象,跟踪测量和观察效果比较好。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陈平江的泰然处之和周遭忙碌的景象到底有些格格不入。

央视新闻的直播间围观的观众已经突破了百万,这是凌晨五点,如果换到傍晚的话,数字简直不敢想象。

“好紧张啊,可千万别失败了。”

“嗨,失败了也正常,这是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

“时间过的好快,几年前我还关注过陈平江做火箭的新闻,没想到眼下都要试射了。”

“不光咱们在看吧,那些老外估计也在看。”

“……”

大厅内,清脆的女声响起。

“倒计时,一分钟。”

所有人不约而同放下手上工作,望向大屏幕,几年的日月操劳就看今天了。

陈平江笑着看旁边的彭小波,“彭工,看得出来你很紧张。”

彭小波腼腆的笑了笑,“那是肯定的,以前在国企失败和现在失败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何况又是全世界首枚液氧甲烷火箭。”

“会成功的!”陈平江喃喃道。

“倒计时三十秒!”

……

“倒计时二十秒!”

……

“倒计时十秒!”

京城时间早上6点整。

广播中的倒计时与户外观众呐喊共振:

“三、二、一”

“点火!”

声音落下的瞬间,深蓝一号火箭尾部喷出幽蓝火焰,268顿推力撕裂夜幕。

50米高的钢铁巨兽缓缓离开发射架,加速度将液氧与甲烷的混合雾汽拉成锥形尾迹。

陈平江的指甲掐进掌心,直到遥测数据传来“一二级分离成功”,才发觉自己屏息了两分钟。

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但接下来依旧很关键。

一枚火箭升空有这几个阶段:

120秒逃逸塔分离,这一般载人飞船的标配。

136秒助推器分离,深蓝一号没有传统助推器,省略了这一步。

160秒左右一二级火箭分离,随后二级火箭点火。

200秒整流罩分离。

随后游机点火,用于火箭姿态控制、末速修正,增加火箭入轨的控制精度。

火箭冲破积云时,观礼台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

一位名叫航天宅男的主播在弹幕里科普:“看这淡紫色尾焰!甲烷燃烧比煤油干净,积碳少了80%!”

而在休斯敦,SpaceX高层紧急连线:“他们真的做到了闭环循环?立刻调取银河发动机参数!”

马克思脸色一阵佩服。

那个人果然做到了,真是厉害啊。

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就走完了SpaceX的路,甚至还带头搞出了液氧甲烷发动机。

控制大厅内。

声音不断传来。

“程序转弯完成。”

负责此次发射任务的副总裁王建蒙笑眯眯的对彭小波道:“怎么样?轻松了不少吧?”

彭小波点点头:“主要还是靠王老您的发射经验撑着,不过现在还没最终入轨,还得再看看。”

王建蒙安慰道:“应该出不了什么岔子了,我相信大家伙。”

大家紧张的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各项数据。

当火箭突破10马赫时,整流罩上的温度传感器传回1372℃的读数,比SpaceX去年公布的数据低了16%。

二级点火指令在80公里高空触发,矢量喷口划出完美的正弦曲线。

“遥测信号正常!”

“飞行过载4.2G!”

“气动加热峰值1870℃!”

焦灼的等待中,不知道谁喘了口气,接着所有人都放松了下来。

地面雷达显示火箭已抵达亚轨道顶点,星载摄像机传回的画面上,地球弧线正在舷窗外缓缓舒展。

“载荷顺利入轨!”

随着话音传来,控制大厅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雷鸣。

陈平江松了口气,不过仍旧好奇的问道:“我不太懂航天,但我之前看神州飞船返回时有个黑障区,咱们这次似乎没遇到?”

彭小波笑着解释:“陈董不知道很正常,黑障区算是很专业的说法了。火箭在上升过程中,速度相对较慢,无法达到穿越大气层时所需的高速度,因此不会产生剧烈的摩擦和高温,也就不会形成黑障区。唯有从大气层外返回的航天器等才会遇到。”

徐锐感慨道:“可算是没白费这么久的努力啊,太不容易了。”

王建蒙点头:“不过这也只是一小步的成功,接下来还有无数个大项目。火箭主体回收、载人飞船、探月,还是要加油啊。”

陈平江哈哈一笑道:“那些都是今后的事情,现在做为成功者,今天晚上我给你们庆功。”

……

……

这是星河航天的一小步,却是国内商业火箭的一大步。

2017年注定是中国商业火箭的启程元年。

几乎就在同时,微博热搜前十被深蓝一号牢牢占据。

“世界首款液氧甲烷火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