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排场差了些(1/2)
于景泽和卢建霖两人对大明的了解很有限,这个新生的国家,这个新生的政权,在他们眼里和大楚没什么不同的,就算是路朝歌在他们眼里也是如此,毕竟每一个国家建立的时候,都会有一批特别能打的将军和一批纵横天下的军队。
就算是大楚在刚刚开国的时候,军队和将军也都是一等一的厉害,可是经历了几百年之后,不也变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德行了吗?
就拿前楚的将门来说,基本上已经算是烂到根了,他们也到军中历练过了,可不也就是那样吗?
他们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就能想享受到其他人一辈子享受不到的生活。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不上倒是让别人上啊!
可大楚的官制可不允许有人随便往上爬,但凡大楚能像如今的大明一样,给底层的百姓一个上升的通道,你看看他们麾下会有多少精兵强将?
大明的精兵强将也没几个出自什么所谓的将门,杨嗣业、杨延昭、谢玉堂这些将军,谁不是战场上你死我活打出来的,郑洞国这位将门出身的将军,不也是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之后,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吗?
也就夏侯仲德的起步高一些,可他是刘子睿去长安城请回来的,你请回来的该给的待遇自然就要多给一些,要不然你怎么能体现出你的诚意来?
至于路朝歌,这就不用多说了,大明军的前身凉州军,就是人家和李朝宗一起创建的,从第一战定安县保卫战开始,所有战争人家就没错过任何一场,可以说是从头打到尾。
再说了,现在登上帝位的那是他大哥,人家得了什么也不稀奇,你也不用眼红,谁让人家大哥是皇帝呢!
“既然你们大明这么缺官员,为什么不效仿大楚。”于景泽很好奇,既然人手都不够用了,为什么不从世家大族之中选拔贤能,非要弄什么科举出来。
“那我们不就是走了前楚的老路了吗?”谢玉堂说道:“前楚的将门一代不如一代就是因为选官制度出了问题,底层百姓没有上升空间,世家大族把持着朝廷,将门把持着军队,双方都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没人在乎国家如何,没人在乎百姓如何,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真到了战场上,那些所谓的将门一个不如一个,但凡有一个能顶的上去的,也不至于让我们少将军去南疆帮他们解决问题。”
“再就是前楚朝廷上的衮衮诸公,他们更不在乎这些了。”谢玉堂继续说道:“当年南疆烂成那样了,他们不知道吗?我想除了皇帝陛下,没有人不知道,可他们什么也没做,为什么?因为他们都从中得了好处,得了好处自然就不能再把这件事给捅出去了。”
“归根结底,就是选官制度出了问题。”白小白说道:“就拿我们的禁军大将军杨延昭来说吧!就他那领军的本事,放在前楚时期,他连军队的大门都进不去,他除了一膀子力气什么都没有不说,还特别能吃,一个人的饭量赶得上十个人的,换成你你愿意养一个这样的人吗?”
“我肯定愿意。”卢建霖说道:“这么厉害的一个将军,就算是不领军,放在身边当护卫那也是一等一的。”
“你看见他厉害了,自然会养着,可在他展现自己的本事之前呢?”白小白说道;“我们少将军就觉得他力气大,然后就把他领回家了,这才有了现在的大明禁军大将军杨延昭,不然我们大将军都不知道饿死多少次了。”
“如此了得的人,随便干点什么,也不至于饿死吧!”于景泽说道。
“这就是他能当大将军的第二个原因,他没坏心眼。”白小白说道:“他能想到最恶毒的事就是吃霸王餐,吃完了还要让人家打一顿出出气,不然就凭他的本事,别说是吃霸王餐了,他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能当禁军将军的,必然得是这样的人。”于景泽说道:“禁军将军都是皇帝的心腹爱将,若是心思太多,反倒是让皇帝不放心。”
“正解。”白小白说道:“我们大明的将军没那么复杂,有本事的你就上,没本事的你就下,就这么简单,我们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我们的武院有数不清的青年才俊,他们足够支撑起未来大明的军队。”
“你们就不为家族后代想想?”于景泽说道:“他们要是没了军权,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就没有呗!”谢玉堂说道:“我们都有爵位在身,世袭罔替的那种,每个月陛下给的银子,够一家老小养活自己了,你要是想当将军,那你自己凭本事,要不然就不上战场祸害人,祸害了自己不说,还祸害了身边的将士。”
“你们是这么想的,不见得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吧?”于景泽说道:“据我所知,路朝歌的儿子,如今已经是从二品的将军了,这不和大楚有什么区别?”
“那你消息可有点落后了。”谢玉堂笑着说道:“我们陛下说了,这次若是太子十尉在全军大比武能进前十名,人家就提正二品了。”
“这对你们来说公平吗?”于景泽问道。
“就这么跟你说吧!”谢玉堂想了想:“小郡王从出生的那天起,他的人生就已经被规划的清清楚楚了,他最后就是接我们少将军的班,他可以不领兵打仗,他甚至可以不上战场,但是他必须是太子殿下的少将军,这种事没什么公平不公平的,百万大军交给谁也不行,但是交给路家人就没问题,而且小郡王也不是要吃一辈子干饭的,你们的儿子五六岁的时候还在嘻嘻哈哈,我们的小郡王五岁,已经开始为了将来能接他爹的班做准备了,我们所有人都相信,他一定可以扛起未来大明的军旗。”
“有些想当然了吧!”于景泽说道。
“有些事没必要觉得是不是想当然。”谢玉堂说道:“若是等他成年了,他达不到少将军的预期,他自然而然的会变成一个富家子弟,我们少将军也不会拿军队开玩笑的。”
“也许终究会变成曾经的样子。”于景泽说道。
“那你是想多了。”白小白说道:“多了我不敢说,未来三五十年之内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少将军还年轻,太子殿下是他从小带到大的,一举一动都被我们少将军深深的影响着,他的施政方向也会像我们陛下和他二叔,未来的三五十年,未必是大明最好的三五十年,但一定是大明发展最快的三五十年,等三五十年之后,谁还会记得举荐制?”
也别怪这帮将军们盲目自信,他们一直坚信,如今的大明一定是最好的大明,未来的大明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