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血案谜踪第7章(2/2)
如果凶手是王小兵,按照时间推算,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下车,潜入死者家中,杀害死者夫妻后再返回车上。
而且,案发当晚二楼卧室传来的打斗声持续了约10分钟,加上他往返的时间,刚好与车辆停留的半个小时相吻合。
种种迹象表明,王小兵不仅具备强烈的作案动机,也拥有充足的作案时间。
然而,案件并未就此明朗。警方在案发现场收集到的证据显示,凶手最少有两人。
但在当晚的监控录像中,却只出现了王小兵一人。
这就意味着,除了王小兵之外,必然还有一个或多个帮凶参与其中。
那么,这个神秘帮凶究竟是谁?
是与王小兵早就相识,共同策划了这起案件,还是临时与王小兵勾结,参与到这场血腥犯罪中?
刑警队长陈星辰在专案组会议上,表情严肃,目光如炬:“虽然王小兵的嫌疑很大,但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我们要加大调查力度,一方面继续深挖王小兵的社会关系,找出可能与他勾结的人;
另一方面,重新梳理案发现场的证据,寻找新的线索,务必尽快将凶手绳之以法,给受害者一个交代。”
随后,警方再次调整调查策略,对王小兵的过往经历、人际关系展开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调查,力求揭开这起案件背后的重重迷雾。
在深入剖析案件的过程中,警方大胆推测,王小兵极有可能在与小丽恋爱期间,多次到访死者家中,凭借这段经历,他对案发现场的环境了如指掌。
每一处角落、每一条通道都烂熟于心,这为他作案提供了极大便利,使其能够在夜色的掩护下,神不知鬼不觉地顺利进入死者夫妻的卧室。
案发之前,王小兵就开始精心策划这起残忍的犯罪。
为了确保作案过程万无一失,他不仅收集了各类作案工具,还绞尽脑汁研究如何逃避警方的侦查。
他深知,案发现场的证据对于警方破案至关重要,因此,为了混淆视听,误导警方的调查方向,他提前准备了两双不同款式的鞋子。
案发当晚,王小兵下班后,迅速驾车奔赴案发现场。
抵达后,他换上事先准备好的第一双鞋子,小心翼翼地潜入死者家中。
进入卧室后,面对熟睡中的张某平和小梅,他毫不犹豫地挥舞凶器,展开了疯狂袭击。
作案过程中,他动作敏捷,手法凶狠,现场瞬间陷入一片血泊之中。
作案结束后,王小兵并没有慌乱,而是按照事先的计划,有条不紊地伪造抢劫杀人的假现场。
他故意翻动衣柜和抽屉,将财物扔得满地都是,制造出凶手因抢劫财物而杀人的假象。
随后,他又换上另一双鞋子,在现场来回走动,踩出不同的脚印,试图让警方误以为作案者不止一人。
为了进一步干扰警方的调查,王小兵在离开现场前,还对现场进行了细致检查,确保没有留下任何与自己有关的线索。
他自认为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想到,警方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侦查手段,逐渐揭开了他精心伪装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