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悬案侦破之谜 > 第424章 血案谜踪第5章

第424章 血案谜踪第5章(1/2)

目录

不仅如此,在一次村里鱼塘承包工程的投标中,张某平凭借自身雄厚的财力,出手阔绰,给出了远超张良预期的报价,让张良毫无招架之力,彻底失去了竞争的机会。

对于曾经高高在上、风光无限的张良来说,这接连的打击无疑是极大的挑衅和羞辱。

在众人面前,他从备受尊敬的村主任,沦为了失败者,心中的怨恨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随时可能爆发。

警方通过深入走访了解到,自那之后,张良时常在背地里抱怨,言语中充满了对张某平的不满和诅咒,甚至扬言要让张某平付出代价。

刑警队长陈星辰在分析案情时,目光犀利,语气坚定:“张良与张某平之间矛盾重重,具备强烈的作案动机。

我们要重点调查他案发前后的行踪,以及是否与张某军等人有过联系。

这极有可能是解开案件谜团的关键突破口。”

于是,警方迅速围绕张良展开了全面调查,对他的社交圈子、通讯记录以及资金往来进行了详细梳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案件有关的细节。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起复杂命案的真相似乎逐渐浮出水面。

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警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聚焦到张良身上。

他与张某平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让他具有重大的作案嫌疑。

会不会是张良因为咽不下这口气,长期怀恨在心,最终策划了这起残忍的杀人案,将张某平夫妇置于死地呢?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获取的线索却让案件变得更加复杂。

经过多方查证,案发时张良的确不在村里,而是身处外地。

并且,警方将张良的脚印与案发现场提取的脚印进行了细致比对,结果显示两者并不吻合。

这一发现,基本排除了张良亲自作案的可能性。

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找不到突破口。

张某军一伙在案发后第二天匆忙离开村子,具备充足的作案时间,可他们与死者夫妻之间并没有明显矛盾,找不到合理的作案动机。

张良呢,和张某平积怨已久,有着强烈的作案动机,却有确凿的不在场证据,没有作案时间。

就在众人感到困惑之时,一位经验丰富的刑警提出了大胆的推测: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张良与张某平积怨太深,深知自己一旦亲自动手,必然会成为警方的首要怀疑对象。

于是,他精心策划,选择买凶杀人。

张良暗中联系了远在广东打工的张某军,让张某军找几个同伙,趁着春节返乡的时机赶回村子作案。

为了迷惑警方,他们故意将现场伪装成盗窃杀人的假象,案发后第二天,张某军等人便迅速逃离,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这一推测得到了专案组的高度重视,警方立即围绕张良与张某军等人的联系以及资金往来展开了全方位调查。

他们调取了张良和张某军的通讯记录,仔细排查每一通电话、每一条短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