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发财了(2/2)
随着朝廷主导的移民陆续前往安居。
中原铁制农具,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等,都将快速普及开来。
不出几年。
交趾郡,柬郡的农业水平就将得到质的提升。
宇文衍的“粮仓”计划逐步得以实现。
有了这两处粮食产地。
哪怕中原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也不用担心缺粮了。
而且,大型海船装载能力一流,根本不用愁运输问题。
“陛下,这是千金公主给您的书信,还有岭南刺史冯盎的奏章。”
李靖说着,呈上一个信封和经折装书册。
另外,还有两个大木箱。
千金公主的家信,说了一些她和来护儿的近况。
宇文衍的小老表已经快四岁了,长得可爱又壮实。
来护儿自从主持修缮灵渠完工后,便回到广州城,着手组建水师海军事宜。
这几年。
太医署在岭南各地招募人才,建立医馆。
治疗寒热症的药方,配合青蒿蒸馏出来的精华液。
进行了大量的验证,效果相当喜人。
各级官府还大力推广印刷版《大周百姓药典》。
加上肥皂,凉席,蚊帐,蚊香的广泛使用。
从北方前往岭南的商贾、百姓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宇文衍又拿起岭南刺史冯盎的奏章翻看起来。
这一看不得了。
我滴得乖乖!
宇文衍开心到直接跳了起来。
原来。
在朝廷决定对岭南进行大开发后。
宇文衍让商业司与岭南刺史府联合筹建制糖工坊。
并提供了关于熬糖技术的大致方向,让工匠们去摸索尝试。
没想到,也就一年多的时间。
他们竟然真的把糖制出来了。
对于蔗糖,也就是红糖,制作工艺相对简单。
只需把甘蔗进行榨汁,过滤,熬煮,搅拌,冷却结晶,晾晒等工序。
就能得到红褐色的蔗糖。
有难度的是制作白砂糖。
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蔗糖脱色。
《天工开物》上记载的黄泥水淋法经过实践证实,可能缺少某些关键技术,难以实现。
宇文衍提供的思路是石灰碱化和活性炭脱色法。
活性炭可以通过物理焖烧法获得。
效果肯定不如后世的强效活性炭,不过多吸附几次也是有效果的。
脱色后的蔗糖水,经过高温蒸煮成糖浆。
再利用水力驱动的简易铁制离心装置。
快速度旋转下,将粘稠的糖浆甩成细小的颗粒结晶,从而获得白砂糖。
“小言,打开看看!”
宇文衍都不用问,两个箱子里装的肯定就是他们制作出来的糖。
墨言翻开箱盖,揭开里面的油纸。
赫然就是蔗糖和白砂糖。
宇文衍直接无视蔗糖,跨步上前,蹲在装有白砂糖的箱子旁边。
捏了一些放在手心仔细查看起来。
颜色虽然不像雪花那般洁白无瑕,颗粒也有大有小。
但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白砂糖了。
仰头将手心的糖粒拍进嘴里,甜丝丝的。
没错,就是这个味。
白砂糖真的成了!
“发财了!”
宇文衍拳头紧握,挥舞几下,吩咐道:
“传诏冯盎,制糖工坊实行一级防卫,严禁泄密,违者斩!”
“主要贡献的工匠升一级,赏钱千贯,蜀锦十匹,白砂糖十斤……”
“所有参与匠人赏钱五百贯,绢帛五匹,白砂糖五斤……”
在物资稀缺的古代,糖是比盐还要贵重的东西。
更不要说这种白砂糖了,就算是一两糖换一两银,甚至一两金都不过份。
这么一件独一无二的消耗性商品,就像是一棵摇钱树。
将为中原王朝从域外邦国赚取海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