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 > 第12章 京中事

第12章 京中事(1/2)

目录

朱予焕带着安罕到了徐望之的住处的时候,两人早就已经将草药晾晒干净。

见朱予焕来了,原本坐着休息的徐望之叹了一口气,道:“前段时间一直下雨,好不容易等来雨过天晴,能将这些草药好好晒一晒,我就指望着你们两个能过来帮忙呢。结果我们两个都晒完了,你们这才来——”

朱予焕被她那蔫巴的样子逗笑,她清清嗓子,道:“公主府里不是有仆从吗?你叫他们来不就好了?”

徐望之理直气壮地说道:“他们不知道这药草的重要,要是弄坏了怎么办?”

安罕立刻笑嘻嘻地凑过去,道:“那我给徐姐姐捏捏肩、捶捶腿——”

徐望之抬手捏了捏她饱满的脸颊,“少来,你跟我来,前些时候你记录的病患病情我看了,有几个字不好分辨。”

安罕好不容易得了个暂时远离长公主的机会,自然是屁颠屁颠跟上了徐望之的脚步,一同进了屋内。

朱予焕见状与和勇对视一眼,两人一同走到院内的树下,由怀恩在门口望风,朱予焕这才开口道:“滇中事务繁忙,我不便离开,索性让你过来了。”

和勇连忙道:“如今滇中正是忙碌的时候,有的土官仍旧心怀不轨,殿下若是随意动身,只怕人心不稳。臣驻扎之地与这里不算远,又是陛下的旨意,臣理应前来领旨。”

朱予焕微微颔首,随后开口问道:“麓川那边怎么样了?”

西南边境的奏报并不会送到朱予焕这里,而是交给王骥处置,是以朱予焕并不知道麓川内部的情况。

不过有和勇在边境,虽然传递信息不畅,但朱予焕也不至于彻底成了睁眼瞎。

和勇连忙道:“殿下放心,臣命人打探过情报,麓川如今还算是安稳,因着陛下新册立的宣慰使,麓川的部族各自为政、互相试探,想要和思任法在的时候那样拧成一股绳,一时半会儿时成不了的。”

思任法一家被沐昂所杀,有些血缘关系的则在麓川北攻破后,由朱予焕做主全部处死,可谓是将思氏一族挫骨扬灰。

如此一来,无人能够继承思任法原本的麓川宣慰使头衔,朱予焕和王骥商量过后,从众部族中挑选了一个合适的傀儡扶植起来,由朱祁镇下旨册封其为新一任的麓川宣慰使,又给予其部不少思任法时未有的特权,准许其在西南边境贸易,大有将其立作麓川之“君”的意思。

以此来挑起麓川内部的动乱,间接维护西南边境的安宁。

“还是殿下运筹帷幄,能够轻易解决麓川的麻烦。”

朱予焕微微摇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比起隔岸观火,还是要先将云南彻底纳入囊中。”她抬眸笑道:“至于麓川,既然去了一次,便能去第二次,还怕他日不能将麓川绘入大明舆图之内吗?”

麓川渐渐分裂的结果在朱予焕看来是意料之内,因此并不意外。

这法子是朱予焕原本打算用于应对逐步壮大的瓦剌所想,扶持阿岱率领的阿鲁台残部,联合兀良哈一起同瓦剌周旋,借此机会争取时间,操练北方一线的士兵。所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等到这三家消耗得差不多了,便可以考虑逐个击破。

只是当时事情不归朱予焕管,张太皇太后和朱祁镇都坚持直接消灭名正言顺的阿岱汗,以此来加强少年皇帝的权威,所以朱予焕也不会主动去碰这祖孙二人的霉头,索性随他们去。

如今用到了西南边境上,倒也不算是浪费。

和勇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王尚书至今仍未回朝,莫非……”

朱予焕回过神,微微一笑,道:“自然是为了监视我这个长公主的。”

朱予焕这次回京实在是提出了太多要求,更不用说这些要求远远超出了臣子可以管辖的范围,别说朱祁镇不放心,就算是换成朱予焕坐在那个位子上,也要掂量一二。

不过他们两个最大的区别便是朱祁镇并不担心朱予焕会有什么“造反”的举动,在如今天下太平的情况下,朱予焕如果不是压力太大精神失常,是不会“主动造反”的。

至于所谓的“主动造反”,如今的最终解释权往往在皇帝的嘴里,如今的朱予焕在名义上确实没有什么优势。

和勇不由在心底为长公主叹了一口气。

他很清楚,长公主对于事情的轻重缓急一向拎得清,大事当前,顺德长公主绝对不会有太多私心。反倒是皇帝,既不明白长公主的真心,又对她诸多防备。

这不就是将长公主的一颗真心肆意践踏吗?但凡换成是别人,大概早就心灰意冷了。

朱予焕不知道和勇心中所想,她若是知道,一定要好好嘲笑一番和勇。

她从未对朱祁镇抱有什么希望,更不会对任何一个坐在皇位上的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自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绝望。

她见识过更加美好的世界,她的热忱只给自己的理想。

只要问心无愧,何谈心灰意冷?

两人说话间,一阵秋风吹了过来,吹得树叶簌簌,朱予焕不由打了个喷嚏。

和勇吓了一跳,连忙问道:“殿下可是身体不适?”

朱予焕只揉了揉鼻子,道:“换季生病也是在所难免,有望之在我身边,你放心吧。”

如同呼应一般,屋内传来徐望之的声音:

“哎哎哎,安罕,那边的草药吹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