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确认猜测(1/2)
就在毛骧信心十足地转身离开,准备去审问那些俘虏的时候,叶白已经默默地打开了系统面板,进入到了俘虏界面。
俘虏界面的人员名单可是不少,别的不说,光是随同青龙卫大将军一起投降的蜀军士卒就有3万多人,加上历次大战被俘获的俘虏,总人数已经超过了6万多人。
在如此多的人员名单中,想要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标,那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好在兵将卡牌系统虽然没有系统精灵,也没有智能助手,可一些常规功能还是具备的,例如分类和检索等等。
不需要去挨个查看俘虏的信息,只需要将所有的俘虏按照国籍进行分类,就省去了叶白许多的麻烦。
锦衣卫的审讯那是出了名的,很少有人能够在他们的刑讯之下坚持不开口,甚至很多人承受不住酷刑,被屈打成招。
毛骧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出马,相信那些携带圣旨的人,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开口,不过这种方式在叶白看来,还是太慢了一些,哪里有利用系统力量,将他们变成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下属,主动招供来得方便啊。
靠着兵将卡牌系统的分类和检索能力,叶白很是轻松地找到了那些携带圣旨的人的信息,只是扫了一眼,差点把叶白气吐血。
这些人总共有100多人的样子,人数不算少,大部分都是璇玑卫,估计是随行护卫的,毕竟如今的金林府依旧还有战争,路过蜀军控制的地盘,没有点实力可不行。
可剩下的人当中,就有些看不过眼了,拥有品轶的官员竟然才4个而已,品轶最高的竟然是吏部司封司的掌固和兵部兵部司的一名主事。
从职能方面来说,两人倒算是对口,只是这品轶也太低了吧,八品、九品的官员,竟然能够成为宣读圣旨的“钦差”,这不是搞笑呢嘛。
吏部和兵部派了人来,可皇宫竟然无人,连个传旨太监都没有,这就更加古怪了。
看到这些人的身份之后,叶白更加确信戏志才的猜测应该是正确的了,很显然,自己这个武安侯,对于皇帝和朝中大臣们来说,根本就没有被当回事,要么是个过度的,要么就是个炮灰,否则不可能是这等阵容。
真要是重视的,前来传旨的至少也应该是从六品的员外郎才对,甚至来上一位侍郎也完全是能够说得过去的,还得要加上身负特殊使命的传旨太监。
心中虽然愤怒,但叶白手上的动作却是不慢,一张张卡牌出手,反正都是从这些俘虏身上得到的,现在用在他们身上也是半点都不会浪费。
融合了卡牌,这些俘虏将会在毛骧面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还能够传递错误的情报给背后的人,让那些暗中设局的人,误以为叶白已经中计。
有人想要借刀杀人,让叶白和草原骑兵两败俱伤,叶白是半点都不在意,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机会,既能够继续获得各种奖励,更是有机会将自己染指石门郡,何乐而不为呢。
石门郡郡守姚广孝,本就是他的人,通过姚广孝,叶白已经暗中掌控了石门郡的部分官员,可这还远远不够,除了文官之外,武力方面才是重中之重。
奉旨西进,进入石门郡,还有着武安侯的爵位在,叶白就有权利节制石门郡内的所有军队,包括右武卫和府军,这才是对他真正有用的。
…………
毛骧去得快,回来得更快,毕竟叶白中途开挂,所谓的审讯不过是走了个过场而已,自然不会耽误什么时间。
这些“俘虏”地位不够高,了解的信息有限,可到底是在京城任职的官员,也有着各自的圈子,一些小道消息还有非隐秘的情报,也瞒不住他们。
从他们的口中,叶白终于知道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原来他们是在大约1个月前就出发了,带着圣旨秘密前来,并没有向沿途的官府泄露自己的身份,本来的目的地乃是西城府。
毛骧倒是怀疑错了,他们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目的,只是想隐蔽地将圣旨交到叶白手中即可,只不过因为毛骧和叶白刻意封锁消息,他们并不知道叶白就在原安县,甚至也不确定他是否还在柏城县。
这才偷偷地进入了原安县,也没有联系驻军的意思,而是在暗中打探情报,想要确认叶白到底在什么地方,结果却是暴露了行踪,被毛骧一网成擒。
他们所吐露出来的情报,大部分都没有什么价值,对于毛骧的锦衣卫来说,或许有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京城的情况,但对叶白和戏志才来说,就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只是他们出发的时间,从某个角度来说,恰恰证实了戏志才的猜测,两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