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众女认门,侯爷识人(2/2)
“一、二、三……十一、十三、十五、十八”
倪二掰着手指,硬生生的数着,心底暗暗道:“这……这一双手都数不过来,芸哥儿也没说府邸扩建要得多容纳三十个姑娘的程度呀,这哪里住的开”
“这……这么多姑娘,老爷那传闻到底是不是假的呀,不会是真的吧老爷的身体果然异于常人。”
“倪管家倪管家”
秦可卿连声重复了好几遍,才将倪二从震惊中惊醒。
“诶诶,秦姑娘我在呢。”
秦可卿抱着肩头,挑眉道:“倪管家,你也忒不走心了些,林妹妹唤你呢,你没听见”
倪二苦笑道:“额,好久没在房里见了这么多人了,是有些失神。”
林黛玉也捂嘴笑着,回头望了望,的确这会房里人太多了。
“没事,习惯些也就好了。”
倪二心里激烈斗争了一番,才诚恳的垂下头,哭丧着脸认错道:“林姑娘,我有错。这府邸如今住不下这么多姑娘呀,总共才一门独院加上后罩房和院里扩建的连排五间小房……”
林黛玉笑着道:“不碍事,今日岳大哥应当回不来了,我们挤一挤便是。明早我们便搬进御赐的府邸,倒是也就宽敞多了。”
适时,史湘云追来林黛玉身边,挽着林黛玉的手臂不松手,摇晃着道:“林姐姐,我要和你睡。”
“好好好,和我睡。”
再一眼望过去,这么多模样精致的姑娘,是将倪二这个旧时在街坊间摸爬滚打的放贷之人,都看得眼缭乱,有些脸盲了。
抽了抽嘴角,倪二苦笑道:“老爷,咱府邸是人丁不兴,可……可这是不是太极端了些……”
“等等,林姑娘方才说,御赐的府邸”
……
皇宫,尚书房,
岳凌由宦官引领着,一路来了皇子们读书的地方。
隆祐帝膝下共有三子,据说都是和皇后所生,且年龄相差的还不大。最大的大皇子,今年仅是十六岁,最小的也只不过十三岁。
养在深宫中的皇子,对于外臣来说,都是禁忌般的存在。
在历史的验证下,有多位皇子便就注定了会有夺嫡,除非先皇帝给下一任登基的皇子扫平一切障碍,否则都要经过争斗。
但其实,争斗也不算是坏事。
毕竟皇子几乎都是在深宫中养尊处优的,在相同的学习条件下,能够整合自己的资源在夺嫡中优胜,本就证明了这个皇子是更有能力的那个。
能不能做好皇帝暂且不论,但终归是有手腕,不会成为任人摆布的羔羊。
皇权本就与操纵人心,施展手腕密不可分了。
而据岳凌观察,隆祐帝也是没有能下定决心,是要立嫡长为太子,着重培养,还是要走他自己夺嫡的老路。
亲情上是残酷的,可对国家未必是坏事。
隆祐帝让岳凌先来与几位皇子相处,其目的岳凌也能看得懂,就是让他也能事先观望一下。
毕竟做了皇帝,就没人能够考核了,只有后世的史书能够评说。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
房中朗朗读书声,从窗棂的缝隙中传出,岳凌侧耳倾听着,微微讶异。
“教的是《盐铁论》不是四书五经这倒是罕见的多,难道是隆祐帝的意思”
《盐铁论》是一本赫赫有名的有关改革,记录先贤思想碰撞的著作。
在汉武帝穷兵黩武之后,霍光主持改革,引儒生和法家官员辩论后,据言行编纂成书。
记录的便是推行实用主义,中央集权,国营经济恰恰也符合今日的大昌。
在那个时代,不空谈理想与礼教,就显出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了。
“啊切。”
岳凌忽然打了个喷嚏,将房里的读书声也中断了。
“怪哉,到底是谁在背后念叨着我,怎得一会打一个喷嚏,一会打两个还不停了”
片刻之后,房门从里间打开,一身量中等,脸上略微清减,但眸中神采奕奕,神态老成的先生走了出来。
“哦是安京侯”
宦官正欲介绍,却不想这先生先唤出了岳凌的名字。
岳凌也微微讶然。
他旧时在京城,经常混迹于行伍之间,与读书人相识的并不多,而且在北蛮大战之后,没多久他就下江南了,历经八载,应当很少有人能认出他才对。
作揖行了一礼,岳凌客气道:“方才多有冒犯,还望先生见谅。”
来人摆了摆手,更是态度恭谨的行礼,“安京侯言重了。”
当面这人礼数周到,并非一般酸儒书生,岳凌还是略有些好感,“先生可是曾见过我”
来人扶着长须,不禁笑道:“安京侯的大名当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单单是百姓,连房中的三位殿下,也常常与在下问起侯爷的事。”
“至于见过侯爷,在下当是也见过的,只是侯爷应当没太多印象了。”
岳凌眨了眨眼,更是好奇了,“哦先生可还记得是在何处见过”
来人微微笑道:“康王府。”
“康王府”
岳凌再上下打量了一遍对方,更为诧异了,“你是康王府的人,在此处教三位皇子读书”
来人没绷住面色,又不忍笑道:“旧时各为其主,在下也并无办法。但在看出康王有里通外国,莫逆之举,我便已弃之而去了。不告发他,也是看在君臣一场的情分上。”
再高拱双手到侧脸,他继续说道:“当今陛下乃是圣明之君,凡有才之辈,皆可纳入朝廷,不计前嫌,在下才因此得了与三位殿下教书的机会。”
“安京侯也莫要在外面站了,既然能来到此处,定不是只来观望的,请进。”
岳凌脚步顿了顿,问道:“还未请教先生名号”
“在下姓唐名骁,字子骏,是叛逆康王府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