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重生2010,国士无双 > 第309章 项目落地

第309章 项目落地(2/2)

目录

“这样啊……那算了,我直接电话和你说吧。四月初有一个在美国的技术研讨交流会,你要不要参加”

“哪美国”

“对。咱们学校,柏林大学,斯坦福,都是一些半导体名校科研团队的技术交流会。怎么样,感兴趣么”

“呃……”

路遥想了想,说道:

“导师,我应该是没法出国的。”

“和这个不挨着,咱们学校和这些学校都是有过科研项目以及学术交互研究的。每年都会有几次这样的会议。你走学校的程序是没关系的。”

“和学校无关,是国安那边。”

“呃……跟随学校出访也不行”

孙立强有些意外。

按照道理来讲不应该啊。

而听到他那诧异的语气,路遥心说您老人家是真不知道……这些人为了得到我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更何况……就算国安让他去,他也不敢去。

因为前世自从中美关系开始恶化后,他见识过太多太多事情了。

于是说道:

“应该是不行的,我当时问过他们。我说以后我是不是不能出国了之类的话题,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允许。我倒是想去,毕竟老闭门造车不太好……要不让学校问问”

这毕竟是导师亲自喊着的,路遥一口回绝肯定不合适。

所以这锅适合郑小凡他们来背。

而听到这话,孙立强便说道:

“行,那我让学校问一下。这次去主要也想带你到处看看,就像是你说的那样,老是闭门造车也是不好的……”

“嗯嗯……”

路遥一幅乖巧懂事的模样,可挂断了电话后就给郑小凡把这事给说了。

而郑小凡的回应也很简单:

“这两年你是别想出国了,不可能的。英国人能得到的情报,美国人也能得到。这两家本身就是沆瀣一气的蛇鼠一窝。你出去太危险了,尤其是去美国,他们不要脸起来,国际法根本没用。”

路遥心说可太对了啊,哥。

于是对这件事就不操心了,反正不管学校怎么问,他都不可能会被允许出国的。

并且锅又不在自己身上,不是正好美滋滋

而他想的确实一点错没有。

17号这天,孙立强就带来了消息。

他的出国申请确实被拒了。

并且拒绝的十分干脆。

复华这么大的学校,半点面子都没给。

不允许。

说啥都没用。

就是不允许。

没办法,这趟出国之旅确实是没路遥啥事了。而被导师告诉这事情时,他还问了一句,原来这个学术交流会不仅仅局限于半导体领域。

包括生物医学、环境学等等,是一个大交流会。

2年一次。

规模还真不算小。

而团队里赴美的人才们最低起步都是研究生。

按照孙立强的话来讲,路遥不去还真挺遗憾的。

可路遥看着导师那天真的模样却只是想笑。

心说过了在过两年,老师您肯定不会这么想了……

接着,就在下午的时候,黄峰那边打来了电话。

lte双向传输优化项目已经正式通过了集团审批,开始应用。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兴奋的意思,看来因为这项技术在公司里露了大脸,也算是“功成名就”了。而路遥还来不及恭喜,忽然就听到了手机话筒里传来了“嘟嘟”的声响。

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屏幕后,他立刻对黄峰说道:

“师兄,恭喜的客套话我就不说了,我这会儿这边还有点事情要忙,我先挂了。”

“呃……好,那等你来魔都,咱们到时候好好庆祝一下。”

见路遥要忙,黄峰也没多废话,就挂断了电话。

而路遥直接接通了中航八院负责对接自己这个rdss射频芯片项目的江明路来电:

“喂,江主任,请讲。”

“哈,路研这会儿忙不忙”

“不忙的,您说。”

路遥的语气很客气。

然后就听到了让自己的心跳不可避免开始加速的话语:

“路研,明天上午9点,请你来所里一趟。包括我们八院、卫星工程研究所,以及中电科五十所、二十三所、三十二所在内的多家单位,就北斗导航rdss射频芯片项目研发工作,开展讨论。其中也包括复华大学的相关科研团队都会过来。而本次研发讨论的目的,是确立该款射频芯片的研发方向、计划包括立项等相应事宜。”

“……”

咚咚咚咚咚……

路遥的心跳瞬间开始加速跳动了起来。

这就要开始了

他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

“好的,没问题。那我明天和学校的人一起过去”

“嗯,贵校应该还没来得及通知,稍后会有正式的函件发过去,明天路研一起过来就行。”

“好,我知道了。”

电话挂断,坐在科研室里的路遥心跳开始不自觉的加速跳动。

终于要开始了么

他望着屏幕的眼神有些呆滞。

倒不是说被巨大的惊喜所冲昏头脑……那倒不至于。

实际上,说来可笑。

当年第一次接触到rdss芯片时,他只是一个负责小课题的小博士。

那会儿虽然知道这芯片大概的应用方向,但却并没有一个特别大的概念来明确这款芯片多么多么了不起。

人总是一步一步成长的,他不知道银河号在海上漂了那么多天到底有多屈辱,也不知道如果老美那边关闭gps导航后,自己的国家导弹可能都会跟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当时的他真没有这种意识。

可随着研究的深入,接触到的东西越多,他对这款芯片的期待就越大。

甚至伴随着川普的上任,看着他的推特上一天一个“拆那”的疯癫之语,他莫名的有了一股庆幸之感。

幸亏,他只敢在推特上说。

也幸亏,我们不在是五十年前的我们了。

而这一切,国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他已经伴随着心智的成熟而一点点的有了自己的认知。

但却总会产生一种幻想,那就是“如果这个东西早xx年出现该有多好”。

而现在,终于有一个让自己实现这个夙愿的机会。

他又怎么会放过

一边琢磨,他一边手无意识的把自己这份研发计划放到了最

上面有着这样一段话:

“首先,在前仿的过程中,该芯片的线性度有待提高,所以要进一步优化其线性度。其次,在后仿过程中,调制混频器的三次谐波抑制以及本振抑制这两个性能参数,与前仿结果有较大的出入,还须继续优化。

再者,相比于前仿,可变增益放大器和驱动放大器线性度的后仿结果同样恶化了许多,要进一步调参优化。

最后,目前只完成了各个模块的设计与仿真,所以下一步要完成芯片的系统级仿真验证,然后进行流片加工。待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射频发射前端芯片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来验证芯片相关性能。测试完成后,制作测试报告总结该芯片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为下一次的芯片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这是他的研究计划。

说白了,芯片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原始胚胎”,该怎么确定科研方向,是需要摸索的。

而现在,他就是要负责把方向制定,并且明确的那个人。

自己的“孩子”性能一定是最强的,穿透力是最高的,在复杂工作环境中一定是最稳定的。

而这,仅仅只是第一步。

还有第二步,提高各项参数,以及采用更小的工艺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要等着他做。

这款rdss芯片,绝对不是意义上的那种一年、两年的工程,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代一代的更迭。

敌无我有。

敌有我精。

敌精……我特么直接掀桌子了!

这样才对。

先优化,然后迭代,然后一步一步……

始终站在世界之巅!

想到这,他的呼吸都变得灼热了起来。

耳边尤响龙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