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你等就是一群废物(2/2)
“民间舆论如何?”蒋庆之眯着眼问道。
“民间把此事当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各种猜测颇为离谱,最多的一种说法,户部官吏在松江府横行,当地百姓忍无可忍,有义民出手,一把火烧死了户部官吏。市井百姓大多觉着很是解气。”
“义民,解气……”
数十年后的事儿提前发生了。一切都没变,包括舆论。
徐渭说:“南方是他们的天下,当初在家乡时,当地士林提及京师,大多鄙夷不屑。正如伯爷所说,南北隔阂从南北榜开始便不断在蕴集。从官场到民间,对北方,对宰辅,乃至于对陛下,都颇为不满。”
这是个巨大的坑,一直到大明覆灭都没人去填埋。
“伯爷,此事很难。”徐渭意味深长的道。“积重难返呐!”
一路疾驰,当看到南京城时,蒋庆之也看到了出迎的人。
陈集跟着,低声给蒋庆之介绍那些人。
“那是魏国公,那是兵部林志安,那是礼部王惠……”
就在他介绍时,一人单独上前,却是个宦官。
“那是守备太监汪岩。”陈集介绍完毕,退到了后面。
蒋庆之下马。
汪岩过来,拱手道:“当初咱回京曾见过长威伯一面,不过彼时长威伯与陛下在一起,咱也不好过去打招呼,今日一见,长威伯更添威严…………”
“汪太监。”蒋庆之颔首。如今他位高权重,和这等内侍打交道大可不必太过亲近。
按夏言的说法:此辈亲近时能让你觉得如沐春风,无微不至。但一句话不对就能翻脸,随后报复的手段令你防不胜防。
远近都不好,最好的法子是不远不近。
汪岩见蒋庆之神色淡然,心中有些悻悻然,但此次惨剧发生后,他作为守备太监也有责任。他早早就上了请罪奏疏,但宫中一直没有回应,让汪岩颇为忐忑。
汪岩一边和蒋庆之说话,一边看着后面,他在找人,找内侍。
若是有内侍跟着蒋庆之南下,那定然是用来更换他的。
没有!
汪岩松了一口气,觉得逃过一劫。
于是姿态就高了些,“此事咱令人去松江打探到了不少消息,回头一起饮酒……”
咱们私下谈。
蒋庆之看了他一眼,“不必了。”
你这啥意思?
汪岩觉得自己给了蒋庆之面子,可这厮竟然回了自己一巴掌。
换个人会觉得蒋庆之拒绝自己多半是因为恼火此事。作为新政执掌者,户部官吏在南方的遭遇让蒋庆之怒不可遏。且惨剧发生后,在南方将会卷起一股反对新政的风潮。
蒋庆之此刻哪有心思喝什么酒!
可在汪岩眼中,蒋庆之是在羞辱自己。
“长威伯!”
汪岩走到侧面,徐承宗带着六部尚书上前,看着神色凝重,仿佛死了爹娘般的。
“魏国公。”蒋庆之颔首,依旧是神色淡漠。
呃!
汪岩一怔,这才知晓,原来蒋庆之针对的不是自己。
这厮,他针对的是整个南京官场。
这胆色!
蒋庆之和这些人寒暄几句,随即进城。
进城时,蒋庆之看了城门处的军士们一眼,发现都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
蒋庆之用马鞭指指那些军士,“谁弄的人样子?”
人样子一词来自于前宋。
前宋孱弱,缺什么就喜欢补什么,大宋官家便从禁军中挑选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将士入值宫中。这些将士甲衣鲜明,辅以外表,看着颇为威武。
但时日长了,外界都知晓这些将士多是花架子。
也就是人样子……看着人模狗样,实则不堪一击!
汪岩乐了,说:“这是兵部弄的吧?咱就说了,在长威伯这等用兵大家面前玩这个,这不是班门弄斧吗?嗬嗬嗬!”
林志安面色难看,“是本官。”
他自承此事,光棍打九九,不打加一。蒋庆之也该消停了。
可蒋庆之却冷冷的道:“松江惨案至今毫无头绪,南京六部的心思用在哪了?”
呯!
这话就像是一巴掌,从魏国公徐承宗开始打起,每个人都未能幸免。
在此之前,这些人商议多次,都觉得蒋庆之要想打开局面,必然会倚仗南京诸位大佬。
所以,他们有恃无恐。
但!
蒋庆之用这一巴掌告诉他们。
你等就是一群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