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终破长安(完)(2/2)
“传令众将,天明之后立即对长安发起猛攻,夏侯儒既已逃走,长安守军定然只剩下老弱病残,没有多少战力,吾要王师今日就要入住城中。”
杨仪拱手应道:“谨遵丞相之命。”自去拟写军令,盖营下发。
天亮后,汉军四面围攻,攻势猛烈无比。城中守军已然得知主将夏侯儒弃城逃走,再无战心,不是抛下武器、脱掉军服藏于民间,就是主动向汉军投降,更有甚者几家大姓联合起来打开了城门。
汉军只用了半个时辰便已拿下长安,关兴、王平等人驱兵先入,一边肃清残敌盗匪,一边占领官署武库,待城中局势初步稳定,方请诸葛亮入城安民。
东门外,刘琰、关兴、袁綝等人以及城中诸大姓豪强、士子百姓共数千人分列道旁翘首以盼,恭迎诸葛亮进驻长安。
望着长安高大巍峨的城墙,四轮车上的诸葛亮百感交集,眼角含泪,喃喃自语道:“先帝,您看到了吗,长安终于回到了大汉的手中。汉室三兴有望,汉室三兴有望!”
右侧的杨仪尽管没有听清诸葛亮在说些什么,但通过对方的神情已然猜出个大概,遂近前说道:“丞相,长安恢复,此次北伐的首要目标就已完成,后面的战事也好打多了。长安百姓夹道欢迎,足见人心思汉,三兴汉室,指日可待啊。”
“百姓们久受伪魏荼毒,欢迎王师是实打实的,可那些豪强大姓思不思汉,只能说或许吧。”诸葛亮微微一笑。
不等杨仪接话,他继续说道:“时候不早了,不要让百姓们久在外面受冻,传令众军加快进城。”
“诺。”
杨仪唤来传令兵吩咐下去,又道:“丞相,收复长安乃是社稷幸事,我等就这么干巴巴地进去?您是否留下一二话语,也好让后世史家有所凭写啊。”
诸葛亮一边朝道旁的百姓挥手致意,一边微笑着回道:“留什么话?长安得复,吾欢喜之极,已然词穷矣。”顿了一顿,沉吟道:“这样吧威公,长安收复实赖三军将士浴血奋战之功,你就替我一声汉军威武。”
“是。”杨仪兴奋地点了下头,清了清嗓子,纵马向前,高声叫道:“丞相有言,汉军威武。”
“汉军威武、汉军威武......”众军听了无不自豪,齐声和道。
忽地,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丞相威武,众人又齐声和道:“丞相威武、丞相威武......”
“大汉万岁!”诸葛亮本不欲喊话,此刻受众人响彻天际的欢呼声鼓舞,也不禁激动地喊了出来。
“大汉万岁、大汉万岁......”
周遭卫士齐声附和,传至四周,人人响应。诸葛亮车架在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进入东门,长安百姓踊跃欢迎,争相瞻仰诸葛亮的容貌。
丞相行营设在曹魏的雍凉都督府,诸葛亮入住后立即放出告示,招谕军民。
汉军纪律严明,与民秋毫无犯,数日后人心安定,百业如常,长安就仿佛没有历经过战火一般,只是城墙上的魏字大旗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汉字大旗,这个显著的变化提醒着长安百姓,大汉天下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