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永宁余烬,永嘉初啼。(1/2)
四月初一,齐王司马冏的玄铁甲胄沾满露水,他在六陌原高坡上眺望赵王中军大帐时,看见数百只黄雀正啄食昨日战死者的眼球。参军王豹递来的铜弩机还带着体温:\"邺城来的密报,成都王已得匈奴左部帅刘渊效忠。\"
忽然东南风起,司马冏嗅到风中裹挟的焦臭味。那是他三日前焚毁的赵王粮仓,灰烬里混着《论语》残页——\"礼之用,和为贵\"的字迹在余烬中蜷曲成诡异符文。亲卫呈上从敌将身上搜出的玉带钩,钩首螭纹竟与东海王越去年寿礼上的纹样分毫不差。
四月初八,成都王司马颖的白马踏过伊水浮桥时,水中突然泛起赤色涟漪。陆机发现这不是血水,而是无数朱砂符箓随波逐流——赵王军中的巫觋正在施展厌胜之术。
\"取《禹贡》来!\"司马颖挥鞭指向北邙,他记得张华曾说过洛阳地脉承自大禹所铸九鼎。当舆图展开,众人惊见洛水与黄河交汇处形成天然\"八\"字,正应了邙山古冢出土的谶文。
夜半军帐中,卢志用龟甲占卜得\"坎上离下\"未济卦。烛火爆出灯花时,龟甲突然裂成八片,恰如当年八王受封时的疆域划分。
四月十五,河间王司马颙的先锋夜袭广成关时,守军看见无数磷火从汉灵帝文陵飘出。裨将王瑚的战马受惊冲入敌阵,他挥刀砍翻的玄甲卫突然化作纸人,铠甲内飘出写有\"永始\"年号的黄符。
\"此乃贾后余孽作祟!\"司马颙的青铜面具在火光中狰狞如鬼。他想起元康六年清查巫蛊案时,曾在冷宫井底捞出三百个扎满银针的桐木人偶。此刻关楼上的赵王旗突然自燃,火焰中隐约显出杨骏被乱箭穿心的景象。
四月廿三,暴雨中的六陌战场,赵王军推来三十架霹雳车。当第五块巨石砸中齐王中军帐时,参军葛旟发现石上刻着\"元康九年太史监制\"——这分明是洛阳观星台的础石。
\"竖人柱!\"司马冏的嘶吼穿透雨幕。三百死囚被铁链捆成三棱柱形推向前线,他们额头的黥印突然发出幽光。赵王军的床弩射出火箭时,暴雨中竟响起建始元年武帝阅兵的《朱鹭》鼓点。
五月初一,地动来得毫无征兆。成都王军的鹿角砦突然塌陷,裂谷中涌出赤色泉水。陆云捧起水样时,发现其中游动着透明盲鱼——与他在吴郡龙穴所见一般无二。
\"报!洛水断流!\"斥候的嘶喊惊起满营飞鸦。司马颖展开《水经注》残卷,见\"洛水\"条目旁有张华朱批:\"地脉绝则王气衰\"。他猛然想起昨日斩杀赵王信使时,那人怀中的铜匣刻着大禹治水图。
五月初五,日食开始于隅中三刻。当阴影蚕食最后的光明时,交战的双方都不由自主停下刀剑。赵王司马伦在銮驾上看见自己的影子长出獠牙,忽然想起元康元年那个同样发生日食的端阳——那天杨骏逼他饮下三杯雄黄酒。
\"天道轮回!\"齐王司马冏的金戈指向苍穹。他的重甲反射着诡异幽光,胸甲上的睚眦纹在黑暗中栩栩如生。当黑暗完全降临,战场各处突然亮起绿莹莹的鬼火——那是三日前阵亡将士未寒的尸骨。
五月十二,东海王司马越的奇兵突入洛阳东阳门时,发现城门竟用铜汁浇铸。参军庾敳认出锁眼形制源自诸葛武侯的八门金锁阵,急令士卒按\"景门\"方位挖掘。铁锹撞到硬物时,地下传出编钟鸣响——挖出的竟是魏明帝所制\"黄初\"年号砖。
当最后一块墙砖松动,门洞内突然涌出腐臭黑雾。先锋军士接连暴毙,尸体迅速溃烂成泥。庾敳翻开《墨子·备城门》,见夹页中掉出片竹简,上书\"元康七年杨骏密修\"。
五月二十,赵王司马伦蜷缩在式乾殿藻井下,手中传国玺的螭纽已被磨平。他听见齐王军的脚步声在廊柱间回响,忽然想起四十年前那个雪夜——自己因醉酒误了武帝召见,正是躲在这口藻井逃过责罚。
\"陛下好兴致。\"司马冏的剑尖挑起井盖,寒光映出井壁密密麻麻的刻痕。那些被囚禁的日夜,老皇帝用金簪刻下了所有背叛者的名字:杨骏、贾南风、张华...最新的刻痕还带着血渍,赫然是\"司马冏\"。
当剑锋刺入咽喉时,司马伦最后看见的是藻井顶部斑驳的壁画——伏羲女娲交尾图。当年杨骏被诛那夜,井底渗出的血水也曾染红这对上古神只。
六月初一,东海王司马越的皮靴踩碎铜驼大街的瓦当,断裂的\"永始\"二字混入血泥。参军潘滔呈上洛阳太仓簿册时,惊见页缘密密麻麻的啮痕——竟是饥鼠啃食粟米时连带咬穿了账本。
\"禀大王,邺城送来《徙戎疏》真迹。\"侍中嵇绍的素袍沾满尘灰,他展开张华临终前托付的绢帛时,帛上\"并州匈奴\"四字突然渗出血珠。司马越的佩刀\"当啷\"出鞘,刀光映出宫墙上新漆的\"永宁\"年号,与三十年前杨骏所书\"元康\"笔势如出一辙。
六月十五,陆机在吴郡华亭谷听到洛阳陷落的消息时,手中《文赋》竹简正被白露浸湿。谷中突然腾起万千野鹤,鹤唳声里他分明听见潘岳在刑场吟诵《怀旧赋》。弟弟陆云发现某只丹顶鹤足系帛书,展开竟是成都王手谕:\"江南文脉当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