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棘手的炸弹(1/2)
“老板,这可是纯度99.99的黄金,你这价格也太坑了!”
“就这个价,你爱卖不卖。”李航程不耐烦地啧了一声,“你喜欢卖高价一点,去隔壁天空之城去!”
“老板,不是我说,这现在秩序都要恢复了,黄金必定会暴涨……”
“按铜价给你折算,这是我能给你开的最高价位。”李航程主动打断了面前那人的推销。
“铜价?”那人摇摇头,“那算了,那我卖给散户去。”
李航程没吭声,只是摆摆手赶人。
随着沪杭生存委员会管理的地区建设越来越完善,原本一文不值的黄金逐渐开始变得有价值起来。
有女人满足温饱以后想弄些首饰,也有电子产品制造方面有一些镀金需求。
于是,不少不愿意打死工的废土客抓住了这一热点,纷纷开始收集那些在废土上没有人要的黄金。
他们认为,黄金必然会成为乱世之中的硬通货……不过李航程并不这么想。
作为一个曾经的大资本家、大商人、大企业家,他对时势这东西很敏锐。沪杭走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制度,各方面福利制度也是几乎样样具到,因此黄金对于沪杭的平民老百姓只有好看这么一个功能。
在核战后的特殊经济体系下,硬通货永远不是黄金,而是信用。
所谓信用,就是地区的综合实力给地区货币进行背书。有信用的地区黄金叫黄金,没信用的地区,黄金那它也就是块重一点的石头。
打比方说,如果将来要和别的避难所进行贸易,互通有无,那大规模的交易一定是公对公的,不可能是私对私。
公对公这就涉及到物资交换,那些没什么物资的避难所拿出一吨黄金跟你换医疗、食物这些重要物资,这怎么换?交易根本不对等。
而对等的避难所也不会采用黄金作为抵押物,凡事就怕赖账。
“以后废土客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李航程摇摇头,思索着自己的未来。
废土客能在沪杭这块存在,原因只有一点,沪杭初期的生产力不足,很多战前的物件都生产不出来,这时候废土客就能在废土上通过“捡垃圾”来淘金。
而如今随着沪杭发展,很多东西都不再稀缺,那么废土客的劳动所得就会和废土客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不成正比,长此以往,废土客会越来越少,打工仔会越来越多。
他老李在战前说白了也就是个玩金融的,现在“oney”都不存在了,如果不做废土客生意,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去做什么。
总不能去学校竞聘老师吧?
李航程扶额,抓起一个合成淀粉包子狠狠咬了一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沪杭这块,感觉现在好像对社会没什么用的人都去当老师了。
不过他也没得选,林少瑾在沪杭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作为林少瑾的侄孙,他只能隐藏自己,努力做一个不被人关注的小透明。他老李没别的,就是一个识时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