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君子六艺(1/2)
他的话才说出口,这-些人顿时一惊。
什么?!
竟然让自己等人去书院当教习?!
自己这种地位低下的匠人也能与书院中高高在上的夫子们平起平坐了!?
不可能吧。
我一定是出现幻觉了。
所以几乎每一个工匠脸上都浮现了一丝迷茫和懵逼。
这到不能怪他们。
华夏古代,读书人的社会地位都远比其他行业的人的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嘛。
特别是两宋重文轻武,与士大夫公天下,更是把读书人给捧上天了。
哪怕是洪武一朝,老朱有意遏制和打压士大夫,但是读书人在大明的社会地位依然居高不下。
现在叶瑾捣鼓出来的这个上元书院不但不把‘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作为书院指定教材,现在更是让一群只会出劳力的工匠进入书院担任教习。
不只是这些工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连其他人也都觉得叶瑾疯了。
要是他没疯,怎么会想出了这个法子?!
叶瑾见这些工匠一直愣在原地,脸色也变得有些微妙,出声问道,“怎么,诸位
不愿意吗?!是不是觉得我上元书院庙小了,容不下诸位?!”
那些工匠这才反应过来。
为首的工匠赶紧大声道,“恩师赎罪,不是小人们不愿意,而是这件事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小人们能拜入恩师门下,,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何德何能能去书院担任教习啊,所以恳请恩师收回成命。”
叶瑾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愿意不是这些人不愿意,而是不自信啊。
所以他很大度的摆了摆手,很霸气的说道,“本官说你们有资格,那你们便有资格,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那些工匠见叶瑾并不是拿他们开涮,是真的要聘用他们担任书院教习一职。
顿时大喜过望,朝着叶瑾又是磕头又是感恩戴德。.
叶瑾又道,“不过去书院担任教习,可是要把你们的看家本事给拿出来,谁也不能藏私,明白吗?!但是如果有人的看家本事确实有独到之处,书院会出高价进行购买,而且你们放心,书院给的价格一定会让你们惠及子孙的。”
华夏古代其实有太多太多伟大的发明,很多发明真的不逊于四大发明。
但是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门户之见’,另一方面是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就导致很多伟大的发明和技术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叶瑾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创造发明和技术尽量留下来,惠及子孙。
让华夏再一次领先世界,走在世界的前列。
这样的话,或许平行时空那一百年的屈辱史,就有可能避免了。
这是叶瑾留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动力,也是他最大的野心。
“有辱斯文,真真是有辱斯文…”远处,一个一身文士长衫装扮,手里拿着折扇的老儒生见到这一幕,顿时被气的吹胡子瞪眼睛。
其他儒生也都是个个义愤填膺。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在他们看来,叶瑾的这一番操作实在是太惊世骇俗。。
不。
不应该是‘惊世骇俗’。
而是‘离经叛道’。
自古以来,传道就业解惑都是读书人的特权,什么时候轮到这些下九流的匠户了?!
现在叶瑾这厮不但把这些低“零七零”贱的匠户收纳如上元书院,甚至还要给予教习一职。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匠户岂不是能和自己等人平起平坐了吗!?
古人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东华门外唱名之人,方能称好汉。1
可是现在时代变了,泥腿子出身的高坐庙堂之上,打铁的匠户也能传道受业解惑。
一想到这里,这些儒生们就跟自己亲娘舅被杀了一样心痛。
不过他们可知道不管是叶瑾,还是老朱,这对父子都是狠人。
所以也只是敢小声咒骂抱怨,不敢大声反对。
毕竟这对父子可是敢杀人,敢杀很多人。
如果自己等人嫌命长,大可一试。
叶瑾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一举动在读书人群体里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因为作为一个现代人,接受了几十年的平权教育,在他心目中,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是平等的,所以心里压根就没有觉得文人儒生就高人一等,吃手艺饭的手工艺者就低人一等。
所以他也并不知道这些儒生们现在恨他已经恨到了极点。
不过就算是他知道也无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些儒生大部分都只知道夸夸其谈,胸无半点墨,手无缚鸡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