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兵发七路,灭吐蕃之战开启!(1/2)
这段话是李恪之前对众将说过的话,是《孙子兵法》开头的一句话。
李恪满意的点点头,将这句话放在门口,让每一个来学习的人士兵们清楚的知道,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
战争胜败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存亡、百姓、士兵的生死。
因此必须要慎重、仔细的去研究、观察,不能儿戏。
……
军事学院的后院,李恪来到中间高台上,周围三百名学员整整齐齐的坐着。
“诸位都是打过仗的人,你们可知道战争是什么吗?”李恪淡淡的问道,声音虽然不大,但周围的人都能清晰的听到。
众人思考了起来,他们从来没想过这个事儿。
“战争便是暴力!是一个国家的暴力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击败强敌!
我们需要战争,但我们不能依靠战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
正所谓上兵伐谋,若是能依靠非战争手段赢得胜利,便可降低我们自身的伤亡,保存实力……”
李恪向众人讲述了起来,他并没有去讲具体的战术、怎么训练士兵等等。
想要打好仗,首先要懂得什么是打仗,为了什么打仗。
这样士兵们才知道自己努力训练为了什么?奋力杀敌为了什么?
明白自己所做事情的真正意义,便有了自我动力。
不少士兵听完秦王的一番讲解,心中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深受启发。
……
李恪直到晚上才离开军事学院,回到府邸又把在益州的将军们召集起来,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现在军队都筹备好了吗?可以随时开战?”李恪看着众人问道。
“主公,全都准备好了,现在益州能立马作战的军队有十五万!”李存孝回答道。
十五万不是很多,但全都是精锐,顶得上大几十万人。
“嗯,其他各路军队也都做好准备了吗?”
“做好准备了。”
“好,明天点将台,本王点将!”
益州的点将台在西城外,距离军事学院不是很远。
李恪第二天便召集众人来此。
各地将军听说李恪回益州,前些天都派了代表来此,随时听从主公的军令。
“吐蕃身为我大唐邻国,不思与我大唐和睦相处,反倒屡次三番侵扰我大唐边境,杀我大唐军民!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大唐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诛之!今日,本王在此召集诸将,誓要向讨回公道!”
李恪来到点将台,对下方的将士们说道。
众人瞬间激动了起来,终于要对吐蕃动手了!
“孟获听令!”
“属下在!”孟获派来的代表站了出来。
他们这些代表来到益州,代表的便是主将本身。
“本王命令你率领五万藤甲军,寻偏僻小道,悄无声息进入吐蕃,作为一支奇兵,随时支援各路军队!”
“是,主公!”
孟获最擅长山地山,让他带着军队从山间小道进入吐蕃,没有任何问题。
“高宠、岳云听令!”
“属下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