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世俗小事(2/2)
年迈的学塾先生开口道:“莫心急,再等等。”
吕杏接话道:“先生,您老可得为董文多说说好话,孩子前程指望您老了。”
“那是自然。”
“……”
陆缺背着柴火往这边儿走过来,没看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走到跟前,弯腰放下柴火,问道:“董兄弟,在这儿做什么?”
董河回头道:“是陆大哥啊。”
同时站在董河身后的吕杏,偷偷地戳了戳董河的腰。
董河才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家董文过两年要考秀才,需到郡城里拜汪子安先生为师,侯府的李管家认得汪先生,想请他帮忙引荐引荐,呵呵,可一直没见李管家从府里出来。”
大夏科举题目,通常会考策论,倘若只在寒窗下捧着圣贤书读,对于朝廷政令和时局情况一无所知,进了考场,全凭异想天开的书生之见写文章,绝对会被阅卷官当成废纸丢进茅厕。
所以在科考前几年,学子们通常都得拜和官府有关系的学塾先生为师,了解朝廷政令等等,再与自身学识融汇。
郡城学塾的汪子安先生,中过举,做过从六品的官职,官场有关系,学问也好,门生考中秀才的概率在靖南郡首屈一指,故而许多童生慕名拜师。
董文寒窗十年,董河和吕杏自然想为他争取机会。
无奈寻常百姓和三桥侯府素无来往,又不敢擅闯,只好在外面等待。
董河说完以后,吕杏嫌丈夫不爽利,干脆自己开口道:“陆大哥,您和三桥侯府的人认识,烦您帮忙通报一声,晚会儿我给您打壶酒送去,您也是看着董文长大的,这忙不能不忙。”
董河训斥吕杏:“妇道人家,胡说八道什么!”
陆缺弯腰背柴火,笑道:“没关系,这点小事我能帮的上忙。”
吕杏推了一把董文:“傻孩子,就干看着,去给你陆伯帮忙。”
随后陆缺背着柴火走到侯府门口,和正当值的“正版范七”说道:“范兄弟,请你到府里找一下李管家。”
“什么事?”
“咱们镇上的孩子想拜郡城学塾的汪子安先生为师,李管家认得汪子安,想请写封引荐信。”
范七点头:“好咧。”
几天后。
汪子安给李纤回了信,表示可以教授董文。
董河夫妇收到消息,立马收拾东西,到第二天早晨带着董文找上陆缺,请陆缺送他们到郡城。
大包小包东西搬上船,船桨一扳,两岸景色缓缓倒退。
孩子得拜名师,董河夫妇都很高兴,上船时还特意送了陆缺些米糕和煮鸡蛋,但陆缺还是和从前的看法一致,董文天资聪颖,在读书上少年成名,走的太顺,将来恐怕要经历不小的磨难。
但身为世俗的局外人,陆缺也没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