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神和人(2/2)
好歹叶照身上拴着绳子,在空中转了几个圈之后,还是被同伴拽回来。
落地之前,叶照还没忘了拿手机给自己拍了几个特写,直到嘴啃地的那一瞬间。
爬起来,胡撸胡撸脸上的积雪,叶照拿着手机拨通了叶山河电话:
“老大,这里竟然有信号唉,华夏移动的!”
叶山河没好气的骂道:“你小心点,别磨蹭了,爬个小山包还弄得惊心动魄的!”
叶照“嘿嘿”一笑:“这不是没注意吗?等着老大,马上最后冲刺了!”
叶照拿着铁楔子率先而行,两步钉一个。后面的员工都扶着铁楔子鱼贯而上,也就没有了让风吹飞的危险。
过了这段狭窄路段,前面终于开阔起来了。风力一下子也就减弱了许多。
叶照他们又开始小跑,关键身上还都背着那么多东西呢。
铁楔子,锤
子,钢索,哪一种分量都不清!
叶照还得不时的测量,观察地形地貌。主要是老大刚才吹牛逼了,要给珠峰装电梯。
老大的牛逼就是手下的任务,这一点叶照无疑做的非常好。这一路走上来,每一项数据他都记录的非常详尽。
最后就是海拔8500米以后的三个台阶了。
大家都熟知的是第二台阶,这里以前是很难逾越的天险。
1975年架设梯子以后,通过难度稍微减小,登山者都亲切地称呼这个梯子为“华夏梯”。
其实所谓的三个台阶就是珠峰最难走是三段路,这三段路几乎都是在峭壁上,无法行走。
只不过第一台阶和第三台阶都比较短,所以爬起来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但第二阶梯坐落在海拔8570米到8600米之间。
是一道平均坡度60—70度左右的岩壁,陡峭而光滑,人们几乎找不到任何攀登的支撑点。
很早以来就被外国探险家们称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
1975年,华夏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突击队员在这里牢固地架设了金属梯子,从此一直使用到2008年。
30多年来,数百位国内外登山者通过
“中国梯”登顶珠峰,第二台阶不可逾越的神话从此终结。
直播间里的人通过视频看见了这个梯子,加上叶青声情并茂的演讲,大家才终于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儿?
叶山河不能忍了,超刚才那个朝他大放厥词的老外骂道:
你特喵欺负老子不了解历史是吧?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人是我们华夏人。
是他们搭了这个华夏梯之后,你们才能上去的。
沾了华夏人的光,能爬上珠峰,不感恩戴德,还特么吹牛逼华夏一共才有几个人上去?
不是比数量吗?今天我的二百人一起登顶,一会儿你要是不把那块粑粑吃了,我打不出你屎来,算你夹得紧。
直播间里面一阵哄堂大笑,这个叶总太皮了,能这么对待国际友人吗?人家可是登山界的大腕啊!
那个老外面色铁青,在他们这个圈子,他一直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哪怕华夏人,也得听他的话。
谁知道今天能踢到铁板,一个搞工程的公司,竟然出了一帮登山的大牛。
特么的能在珠峰上如履平地的,那都不是人,是神!
为了不吃粑粑,他必须要想出对策,不然几亿人面前直播他吃屎,以后也就没办法活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