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脚踏实地的新书记(2/2)
........
常委们都是新面孔。
今天常委会的议题第一项还是聚焦经济,第二项是肃清原县委的流毒,调整部分乡镇的干部人事任命。
要想富,先修路,亘古不变。
虽然玉兰县已经通了高速和高铁,外部的交通环境不算差,但乡镇和乡镇、县城到各乡镇之间的道路以及乡到各行政村一级的公路实在是不敢恭维。
这些公路当初审理也曾经下拨过资金,但因为钱大部分进了县里的领导和施工队包工头的荷包,路的质量奇差,才一两年的功夫,这些路已经破破烂烂了。
黄晓雪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常委,不疾不徐地说道: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真理,这些乡村公路,不仅关系到群众日常出行,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路不通,农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投资引不进来,咱们谈何发展乡村经济?谈何实现乡村振兴?”
“所以,乡村公路的整改和新建迫在眉睫。”黄晓雪看向县长蒋兴洲,“蒋县长之前在省财政厅任职,对资金运作、项目规划、尤其在资金申报上都很有经验,我提议,这项工作就由蒋县长牵头负责。”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修路是要钱的。
现在光靠玉兰肯定不行。
蒋兴州之前就是在财政厅,这项工作交给他正合适!
蒋兴洲牢记李华文部长讲的话,一点也没有推辞,很爽快的点头说:
“黄书记放心!既然书记信任我,把这重任交给我,我一定全力以赴!我在财政厅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一定想尽办法尽可能的向省财政厅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同时,我也会联合相关部门,科学规划、严格监管,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玉兰的乡村道路建好,绝不辜负书记和全县人民的期望!”
县长和书记一条心,这件事就好办了。
修路只是发展经济的一个基础,发展经济的关键依旧离不开工业和农业。
在工业上,玉兰县目前有十余家规上规公企业,虽然这些企业目前账面上都是亏损的,但黄小雪已经对这些企业进行了调研考察,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县里的这些领导把这些企业当成了取款机,所以不亏才怪。
王德祥担任县委书记的时候,也搞了一批项目。对于这位原县委书记留下的那些项目,黄小雪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确实是有利于玉林经济发展、能够玉兰百姓带来好处的,就全部继续下去,对于之前的那些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全部撤销。
其实,王德祥担任县委书记的时候,有些项目并不差,是他们把这些项目当成了敛财的工具,是坏和尚把经给验歪了。
黄小雪到玉兰毕竟和其他人不同,她不需要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她到这里来就是自带指标的,目的只有一个,去掉玉兰贫困县的帽子,确确实实为玉兰群众谋福祉。
所以他不会为了自己的面子,否定上一任留下来的确实有利于玉兰经济发展的一些举措。
(新书《我在仕途当斩神》已经开始首秀了,书记们多多支持哈,可以点击我的头像在我的主页或者在番茄上搜索阅读都可,再次谢谢书记们的支持!)